江苏中部一次强对流天气的物理机制分析

来源 :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tim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探测和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对2005年4月20日发生在江苏的一次龙卷强对流天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天气是发生在东北冷涡南压、高空风速异常偏大、温度场明显落后于高度场的天气背景下;高、低空三支急流的耦合为其提供动力上升条件;350hPa高空急流显著加强引发低层锋区增强,加速低层锋区南压是其触发因素;低层的对流不稳定和中层的条件性对称不稳定叠加是其不稳定机制;而强的垂直风切变则使得强对流风暴得以维持和加强.多普勒雷达产品分析显示多普勒雷达是做好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的最重要工具.
其他文献
地面气旋生成于华北地区,在东移的过程中,并伴有西伯利亚冷气团的侵入,进入渤海后迅速发展,在日本海爆发性发展.气旋在进入渤海后的发展过程中,其后部造成了渤海海面的8-9级的大风
本文应用非静力平衡中尺度模式MM5v3、T213资料、高空地面资料,模拟分析了2005年11月19~21日发生在华北平原的一次大雾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本次大雾为发生在相对稳定的大气环流背
会议
河南省曾是我国黑热病的严重流行区 ,中华白蛉为传播媒介 ,新中国成立前全省病例达 5 0万[1] 。经积极防治 ,2 0世纪中期后传播已经阻断[2 ] ,但在其后的监测中发现 ,不仅有
本文利用mm5模式,选用4种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2002年7月长江流域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模拟,发现:不同方案对强降水中心落区影响不是很大,但对降水强度有较大影响;4种方案次网格尺
会议
法国名作家、法兰西学院院士约瑟夫·凯塞尔(JosephKessel)于七月二十三日晚在巴黎西北郊乡居寓所无病逝世,享年八十一。  约瑟夫·凯塞尔是个多方面人物:首先,他是记者,尤其是专事报道国际重大事件的记者;之后,他才是作家。此外,他又是飞行员、冒险家。他的工作能力极强,经常连续写作四十小时而不感疲乏。他一生经历的国际重大事件以及战地报道,汇集成册出版,达七大卷之多。他写的长篇与短篇小说,面世的
利用石家庄CINRAD/SA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反射率因子、径向速度,风廓线等产品,结合高空、地面天气形势,对2005年6月10日发生在河北省中南部地区的一次飑线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
会议
周荣鑫同志离开我们浙江大学已经十七年了。由于“四人邦”的残酷迫害,他和我们永别也已经两年多了。缅怀先辈,声讨“四人邦”,我们也更加怀念我们的周校长。周荣鑫同志在浙
研究山洪地质灾害,是防灾减灾领域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各级政府防灾减灾的迫切需要.本文从山洪地质灾害的个例入手,对发生在湖南邵阳境内的两次特大山洪地质灾害进行了
会议
分析了高校学报在"十五"期间发挥的重要作用,论述应把握"十一五"规划中自主创新的理念、优先发展的项目、重视科教的政策给高校学报带来的特殊机遇,将高校学报纳入国家科技信息
本文利用首都机场测站每小时观测数据和NCEP/NCAR每日4次的再分析资料,对发生在1998-2005年首都机场雾过程的发生、持续和结束阶段分别进行了合成分析.结果表明,首都机场大雾发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