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80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价值及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7月~2013年07月,我院30例80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接受PFNA内固定治疗,平均年龄95岁(80-102),摔倒引起的骨折占90%,根据Jensen-Michaelsen改良的Evans分型,不稳定骨折占65%,术后早期指导患者康复功能训练,随访中对这些患者解剖和功能结果进行疗效评估。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布氏杆菌脊柱炎的少见影像学表现。方法:2011年10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成人布氏杆菌脊柱炎的患者中资料完整者35例,对影像学表现不具备典型布氏杆菌脊柱炎的影像学特征且发病2个月内误诊或未明确诊断者定为非典型性布氏杆菌脊柱炎,回顾分析4例非典型性布氏杆菌脊柱炎的影像学特征。
目的:明确腰骶段脊柱在冠状、矢状和水平断面的解剖学特点,探讨薄层断层解剖学技术以及三位重建技术在观测腰骶段脊髓及脊神经根走行过程中各相关结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0例成人尸体腰骶段脊柱标本经改良火棉胶技术包埋后分别在冠状、矢状和水平位行250μm厚的连续切片,观察腰骶段中央椎管、侧椎管及椎间管内各结构的形态特征和毗邻关系,并同时测量相关结构指标,通过所观察的结构和测量的数据对该段结构进行三维可视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CroweⅣ°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手术操作要点和疗效。方法:自2001年6月~2012年6月总共26例(28髋),其中男性15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53岁(43-64岁)。根据X线分型全部为CroweⅣ型。
目的 拇指软组织缺损在临床上比较多见的一种手外伤,往往伴有肌腱或骨组织外露,目前可供修复的方法很多,但各种方法均有其优点和限制。我科2008年3月至2009年10月应用拇指尺、桡神经营养皮瓣,对18例拇指软组织缺损进行急诊修复,疗效满意。
目的:观察应用肘关节外侧副韧带重建术,桡骨小头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以及联合应用肘关节铰链式外固定架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长期病例随访治疗情况,评估此类手术对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中、长期治疗效果与并发症。
目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是儿童最常见的下肢骨关节畸形之一。常规的手术方式需要进行髋臼截骨,截骨后出现的空隙需要植骨填充,目前临床上一般选择自体髂骨。但是幼龄儿童的髂骨较小、骨板较薄使供量有限,大龄儿童病史长、畸形重、髋臼缺损大使需求量增大,自体髂骨的骨量及骨强度往往不足,难以满意的填充截骨区,寻找一种骨替代材料,具有可靠的生物力学强度,在截骨空间中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同时具有骨传导及骨激发
目的 探讨一期后路全脊椎截骨术治疗大于130°严重角状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一期后路全脊椎截骨术治疗的大于130°严重脊柱角状后凸的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例,女性5例;诊断包括陈旧性结核性后凸5例,先天性脊柱后凸4例,脊柱肿瘤术后继发性后凸1例;年龄12~42岁,平均27岁;术前2例患者伴神经损害,均为FrankelC
目的:尤文氏肉瘤是一类好发于儿童的高度恶性肿瘤,临床治疗有效率特别是完全缓解率较低,即使有效的的患者,缓解时间不够长,极容易复发及发生肺转移。本临床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及评价异环磷酰胺(ifosfamide,IFO)和阿霉素(doxorubicine,ADM)联合(AI)方案治疗尤文氏肉瘤(Ewing Sacroma)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目的:探讨显微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保留黄韧带与不保留黄韧带干预方式对临床预后及硬膜外纤维化的影响。方法:20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进行常规显微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B组保留黄韧带行髓核摘除术。
目的从循证医学分析中青年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保头与人工关节置换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9.1-2014.12非创伤性ARCOⅡB-ⅢB期股骨头坏死患者40例,男女比例3:1,年龄20-43岁,平均37岁,采取保头(药物、带血管蒂骨移植、钻孔减压+同种异体骨打压植骨、钻孔减压+钽金属植入)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各20例,通过Harris评分及患者社会心理的主观表达,运用循证医学分析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