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椎弓根入路在胸腰椎微创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nshenshi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改良椎弓根入路,减少椎弓根外展角,使椎弓根部分置于椎弓根外侧,减少肌肉剥离范围降低创伤,从解剖学上研究胸腰椎外科手术中跨椎弓根外侧置入椎弓根螺钉的可行性,为胸腰椎外科手术提供一种新的微创的椎弓根螺钉固定方法.方法:利用20例新鲜T10、T12、L2、L4脊柱干骨标本,测量各椎弓根宽度和高度,解剖出各神经根走向,术前对各标本行CT扫描,并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采集数据;拟定改良骨折椎椎弓根螺钉的置入方法,分别调整椎弓根置入外展角度为5度、10度、15度、20度、25度及对照组,CT扫描各标本,分析各节段椎弓根入路路径,重建后获得数据,对各种不同路径的生物力学进行分析对比,并测量各节段各入路与邻近神经根的安全范围.结果 T10、T12、L2和L4椎弓根上下1/2横径平均为7.4 mm、7.6mm、6.6 mm和6.3mm,CT引导下可更好的获得脊柱相应稳定性,并取得较大的神经根安全区间,降低周围肌肉玻璃范围,相应减少术中出血量.结论:改良椎弓根钉置入后可获得满意的生物力学稳定性,获得较好的椎弓根安全区间,改良椎弓根螺钉在解剖学上是可行的,减少肌肉的剥离,降低周围组织的疤痕愈合,降低胸腰椎术后胸腰背部疼痛的发生率.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构建"快乐病房"的工作模式课题的研究,优化诊疗流程,既可以降低患儿家属的负面情绪和患儿的不适应性,促进康复;又能降低医护人员的负面情绪及职业倦怠。方法:将样本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应用传统工作模式,干预组运用"快乐病房"的工作模式,即1)入院接待流程的改变;2)患儿家长课堂;3)护士长倾听日;4)驻点社工的探视;5)对医务人员情绪的管理。运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两组患儿父母的心
目的:探讨自制负压封闭引流装置(15-20cm长输液管,一端剪出大小合适侧孔2-3个做引流孔,一端连接注射器,抽吸注射器后固定,形成便携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早期干预,在预防骨折切口浅部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6年03月,收治骨折术后切口浅部感染病例50例,其中跟骨骨折15例、尺桡骨骨折5例、pilon骨折15例、掌骨开放性骨折10例、胫腓骨骨折5例。其中闭合性骨折35例,开放
目的 探讨喙突骨折合并肩锁关节脱位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2007年5月至2014年9月治疗12例肩锁关节脱位合并喙突骨折患者.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20~56岁,平均33岁.肩锁关节脱位均为Rockwood Ⅲ型,喙突骨折Eyres分型:Ⅲ B型8例,Ⅳ B型3例,V B型1例.所有患者均有高能量外伤史,术前常规摄胸片、肩胛骨正侧位x线检查及CT三维重建显示喙突锁骨间隙正常.早期2例术前未
目的 探讨尺骨近端二重旋转截骨后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成人陈旧性孟氏骨折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成人陈旧性孟氏骨折患者5例, 男3例,女2例.Bado Ⅰ型2例,Ⅲ型3例.治疗时平均年龄为25.3岁.患者均有童年陈旧孟氏骨折保守治疗病史,治疗失败遗留畸形,功能障碍,童年肘部损伤距现今手术时间21年(9~24年).术前均有明显肘外翻畸形,肘关节无力,2例关
目的 通过构建小干扰RNA (small interfering RNA, siRNA)降低MG-63骨肉瘤细胞COX-2基因的表达,进一步研究其对MG-63骨肉瘤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设计靶向COX-2基因的siRNA,通过脂质体体外转染MG-63骨肉瘤细胞,抑制其COX-2基因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
目的:评价后路经椎弓根植骨结合钉棒内固定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中的疗效.方法:本组51例,男 36例,女 15例.年龄 18~62岁,平均 36.4岁.所有患者均为外伤引起,受伤原因:高处坠落伤26例,交通伤15例,压砸伤10例.受伤至手术时间 1~4w.损伤部位:T113例,T12 15例,L118例,L2 6例,L34例,T12-L15例.脊髓神经损伤按 ASIA分类:A级2例,B级7例,C级
目的:探讨拇指末节指腹缺损的修复方法及疗效评价。方法:2010年1月-2015年5月,我们对78例拇指末节指腹缺损的病例进行了创面覆盖术的临床观察,其中拇指桡背侧逆行岛状皮瓣22例、拇指尺背侧逆行岛状瓣13例、砪趾腓侧游离皮瓣7例、示指背逆行岛状瓣5例、邻指皮瓣覆盖5例、皮耐克覆盖9例、游离植皮15例;观察各种修复方法术后的外形及皮肤感觉等指标;结果:78例拇指末节指腹缺损的病例其中69例得到了术
目的 分析儿童脊柱结核手术治疗的重要性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43例14岁以下儿童脊柱结核进行手术治疗,男24例,女19例,年龄1.5~14岁,平均8.3±3.7岁.13例合并不同程度瘫痪,ASIA分级B级2例,C级5例,D级8例.采用后路病灶清除、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15例,后路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手术治疗28例.术后随访12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进行治疗的骨折112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摸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所需要的时间、住院天数和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所需要的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经过护理后,
目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是脊髓损伤的常见并发症,空气压力波治疗对脊髓损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已得到认可。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预防脊髓损伤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方法。方法:选自2010年01月~2016年-01月在我院就诊并收住院治疗的脊髓损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预防方法对患者实施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干预组:在此治疗的基础上,同时采用(韩国大星)空气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