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损伤后肺纤维化大鼠模型肺组织病理特征及通肺饮的干预特点

来源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全国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bo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急性肺损伤后肺纤维化模型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的改变及通肺饮的干预特点. 方法:采用博莱霉素-A5 (BLM-A5)气管滴注法诱发急性肺损伤后肺纤维化模型,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通肺饮组,通肺饮组灌服通肺饮混悬液,空白组和模型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大鼠体重、摄食量、精神状态和反应情况;造模第7、14、28天取各组大鼠右下肺组织,以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的病理形态改变以及通肺饮的干预特点. 结果:模型组大鼠肺泡炎症反应和肺泡纤维化程度较空白组明显增强(高),主要表现为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沉积,纤维组织占据肺泡间隔及部分肺泡腔而呈条索样瘢痕改变,肺泡间隔增宽,肺泡结构萎缩、融合,且与造模时长具有相关性;与模型组比较,通肺饮组大鼠肺组织炎症反应及肺纤维化程度呈降低趋势. 结论:气管滴注BLM-A5可成功复制急性肺损伤后肺纤维化大鼠模型,通肺饮可有效减轻急性肺损伤后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炎性反应,并能延缓肺纤维化病理进程.
其他文献
中药在中国的起源很早,在其发展的进程中,不仅记载了中国的历史文化,也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中药以其自然、绿色的特质,引发关注,其在治疗与保健领域的重要地位毋容置疑,但其安全性也不容忽视,因此,大力发展中药临床药学,并使中药临床药师参与到医疗治疗领域是保障祖国传统中医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从中药临床药学的现状谈起,分析了目前中药临床药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并对中药临床药学的
中药复方作为中医药临床治疗疾病的主要武器,其独特的治疗理论和显著的治疗优势,尤其是针对复杂原因导致的顽固性疾病的良好效果,正逐渐吸引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但其多样化的化学成分和复杂的作用机制成为了研究的难点.药代动力学着重研究药物产生临床疗效的物质基础及体内过程,药代动力学参数可用于指导临床用药、评价药品的安全性、促进新药的开发研究,而中药药代动力学运用并结合药代动力学方法、药理学方法和分析技
目的:研究分析健脾补土方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治疗效果,以期更好地服务临床.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并确诊的100例缺血性脑中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排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予以西药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予以健脾补土方治疗.于治疗1、2、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脑中风量表(NIH Stroke
目的:筛选胃癌患者与慢性胃炎患者及健康志愿者的唾液蛋白质组差异表达谱,并建立胃癌患者与慢性胃炎唾液无创伤分子诊断(判别)模型.方法:采集57例胃癌患者(术前且无放化疗)和28例慢性胃炎患者的唾液标本,用WCX(弱阳离子交换型)纳米磁珠联合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的客观化研究亟待深入.本文通过前期的多角度综合研究,从心功能、脑钠肽、血管活性肽与心功能参数、基因、蛋白等方面探索本病常见中医证候的关联因素及其内在生物学基础.
中医脾胃疾病分为实证与虚证两大类,实证包括实热证、湿热证、湿温证、气滞证、食滞证、痰饮证和瘀结证;虚证包括脾气虚证、脾胃阳虚证、胃阴不足证和脾阴不足证.本文在收集历代医家有关脾胃学说的文献、综合现代医家危北海教授脾胃疾病辨证论治的学术思想、查阅中医诊断学教材的基础上,主要从脉症、治法、方药、随症加减四个方面依次叙述以上各证型,旨在为清晰、准确掌握中医脾胃疾病辨证与治疗提供思路.
目的: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机理.方法:将85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分为高眼压型组、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组,并与24例正常人进行对照,对其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及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高眼压型患者和正常眼压型青光眼患者与正常组相比,高(VH)、中(VM)、低(VI)切变率下全血表观粘度值、红细胞压积升高,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均P<0.01).原
目的:探讨健脾补土方对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组织NF-κB/P50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依达拉奉组、健脾补土方小、中、大剂量组,每组20只.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每组按给药3d、7d、2个时间点再各分2个亚组,观察各组不同时间点神经功能评分,免疫印迹法测缺血脑组织NF-κB/P50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各时间点神经缺
目的:观察慢性束缚应激模型大鼠摄食行为的动态变化及逍遥散的影响.方法:采用捆绑束缚方式建立大鼠模型,60只大鼠随机平均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模型+逍遥散组(逍遥散组).观察各组大鼠体重、摄食量、摄水量和血清D-木糖含量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体重、摄食量、摄水量和血清D-木糖含量较正常组下降,逍遥散组大鼠的上述指标优于模型组.结论:逍遥散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应激模型大鼠的摄食行为,调节其体重、
目的:探讨二至丸抑制去势大鼠骨量减少的作用机制.方法:2月龄清洁级SD大鼠60只,雌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空白组15只与造模组45只.造模组采用摘除双侧卵巢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模型组15只、实验组15只、对照组15只.空白组常规喂养,模型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组以0.9 g/kg/d二至丸灌胃,对照组以0.1 mg/kg/d戊酸雌二醇片灌胃,每天1次,持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