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控设备TCM分析

来源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2008年中国核能可持续发展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hai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大亚湾核电站仪控设备维修策略和以技术分析为导向的仪控维修优化分析方法,并以模拟量传感器的TCM分析为例进行说明。
其他文献
本文论述了核电工程人才培养与储备的形势、制定和实施核电工程核心人才培养和储备规划、提高员工技能和实战能力以及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eliability-centered Maintenance,RCM)优化技术在核电站维修运行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提高设备可靠性,降低维修及运行成本[1]。结合大亚湾核电基地多年运用RCM方法的实践,对核电站RCM分析人才的系统化培养进行探讨,同时也给其他工业领域开展RCM分析人员培养提供参考。
我国目前正在建造和近期将要建造的核电机型中,有二代改进、三代和接近四代水平核电站。核电站堆型种类多,技术各异,在建机组数量大,业主和建造管理单位分散,这是当前我国核电建设的主要特征。本文简述了我国近期核电站建设情况,并对各种堆型的主要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本文还从世界核电基本沿着水堆技术路线发展这一现状出发,认为在最近50年内水堆仍将占据世界核电市场的绝大份额,其工业基础、实验手段和技术能力都有利
常规火电厂从发电机组到开关站大多数采用架空线的出线方式;国内核电站此段出线采用SF6气体绝缘母线(GIC)方式。本文通过对广东省某在建核电站前期设计阶段中出线涉及的安全、投资的分析,进而得出宜推荐采用SF6气体绝缘母线作为出线方式的结论,并希望此结论对以后其它核电站建设在出线方式选择中起到参考作用。
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我国核电设备规范的采用情况,分析了国家核安全局对第二代改进型核电项目核设备设计和建造原则上采用法国RCC-M规范的要求。由于在核电设备采购中,可能需要考虑采用ASME规范的供应商,因此对RCC-M和ASME规范进行了总体比较,分析了采用ASME规范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建议。
本文通过对常规火电厂及大亚湾、岭澳一期等核电站中压配电系统保护选择性试验的分析研究,阐明中压配电系统保护选择性试验的必要性及最佳方法,以此指导岭澳二期及后续核电项目的相关试验。
为提高我国核电机组的经济效益,根据核电机组蒸汽参数低,流量大,超过百万千瓦功率的半转速(1500rpm)汽轮发电机组(半速机)优于全转速(3000rpm)汽轮发电机组(全速机)的特点。在岭澳核电二期首次采用进口百万千瓦半速机技术;为全面掌握半速机技术,促进我国核电可持续发展,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调试部特针对岭澳核电二期半速机的采用给调试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对半速机与全速机的技术特点和差异性
法国和其他国外核电站发生的事件表明冷停堆期间因吸入涡流或气蚀而丧失RRA泵从而导致堆芯裸露的风险很高。本文通过对核电站冷停堆期间RCP系统各种水位阶段的分析、国外核电站发生的RRA降级运行事件的统计,结合大亚湾核电站的现状提出了预防冷停堆期间堆芯裸露的3项改进措施,即RCP水位测量改进、RRA涡流探测改进和RRA丧失后冷却剂自动补给改进。这些改进措施的PRA分析结果表明,实施这3项改进后,大亚湾核
本文介绍了大亚湾核燃料装卸和储存系统(PMC)升级改造过程中发现的重大软件问题,对问题的根本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阐述了解决问题的工程技术措施。
某核电站发电机组曾发生误上电事件,该事件造成反应堆停堆、大修工期延误、发电机转子烧毁等重大经济损失。本文旨在讨论误上电发生的技术原因以及技术上可采取的应对措施,为避免该类事件的发生提供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