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庐山对流云降水粒子尺度谱观测研究

来源 :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xy_10121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OTT-Parsivel激光降水粒子谱仪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孤立高山观测站(海拔1300米)与平原南京观测站(海拔8米)多年观测到各类典型降水过程的雨滴谱,特别对比了各海拔高度的对流云降水过程的雨滴尺度与速度谱,与平原深对流云降水相比,庐山的降水雨滴谱数据有显著的特点。由于庐山测站位于海拔1300米的孤立山顶上,作者当时感受到对流云发展非常旺盛,天空昏暗可闻雷声,大风云雾笼罩在气象站周围,肉眼就能观察到雨滴粒子尺度很大,用数码相机直接拍照下落中的大雨滴。据此判断,当时观测到的降水雨资料几乎就是在对流云云底雨水刚刚出云时刻的雨滴谱分布。而一般地面测站观测资料则是在对流云雨滴粒子出云后经过数千米的云外干空气环境的增温、融化、碰并、破碎、蒸发等下落过程后的状况。对比这两类雨滴谱资料,对于研究深厚对流云系统中的雨水粒子结构分布十分有利。结果发现,对流云底部的雨滴谱宽度要远远大于降落到地面时刻雨滴谱的宽度,高山站观测的降水粒子谱宽普遍超过11mm(地面观测的最大粒子直径不到8mm),并且降水粒子在出云时刻的下落速度也比到达地面时的速度要大(相同尺度粒子)。从云中下落的雨滴粒子浓度总是大于降落到地面时的雨滴浓度,降水各阶段粒子谱中,位于云底部小于1mm的粒子数浓度要高于地面粒子谱浓度约1个量级,大粒子数浓度要高于地面粒子谱浓度约2个量级,在1.5~2.5mm之间两者粒子数浓度基本一致。这说明云物理过程所产生的雨滴浓度比我们常规地面观测到的雨滴浓度大很多,且能够产生很多大滴,深对流云中可能存在更大的粒子。可能是由于深对流云中冰相过程而形成的尺度较大冰晶、雪花和霰粒子在融化过程中形成的大滴,但这种猜测有待飞机云物理参数直接测量的证实。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2009 年6 月1 日~2010 年5 月31 日江西省南昌、赣州地基GPS 和探空站资料分别计算大气可降水量(GPS/PWV 和Radio/PWV),并对GPS 反演大气可降水量的精度进行检验。结
  本文利用2005 年6 月份连续观测的北京城区O3 及其前体物NOx 和CO 的小时平均浓度、同步气象观测资料以及NCEP1°×1°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北京市近地面O3 的影响因素。结果
会议
  基于TIGGE 资料中CMC、ECMWF、UKMO 及NCEP 四个中心2008 年7 月1 日-9 月30 日全球地面气温10-15d 延伸期集合预报资料,分别利用多模式集合平均(Ensemble Mean, ENM)和消除
会议
本期出场:  吉姆罗杰斯(Jim Rogers),投资界的传奇人物,国际著名投资大师,巴菲特评价其“对市场大趋势的把握无人能及”。1970 年创立全球闻名的量子基金,回报率高达4200%。10 年内赚够一生花用的财富,37 岁退休。之后,他一面在大学里讲课和当金融类电视节目主持人,一边开始环游世界。60岁后他开始了人生里的又一项巨大投资——做爸爸。    印象素描:  罗杰斯个子并不高,但是当他身
  梅雨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短期东西进退和南侧低纬度高层东风带扰动系统密切关联,本文利用 1000~100hPa NCEP/NCAR 2.5°×2.5°的日平均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东风带扰动附近
会议
  湍流是大气和地表之间物质能量交换的重要途径之一。它不仅与大气稳定度、动力、热力及地形植被有直接关系,而且对与人类生活紧密联系的许多活动,如沙漠化问题的防治、大气
会议
  我国有98 个辐射观测站,其中长期(最早1957 年)开展总辐射和散射辐射日曝辐量观测的有60 多个站。为了利用这些辐射资料获取我国气溶胶光学特性的长期变化特征,本文发展了一
会议
  本文选取了2006 年12 月24-27 日一次罕见的大范围持续性大雾过程用于研究沪宁高速公路上浓雾的形成、发展和消散的变化特征。利用高速公路上沿线高密度自动气象监测站实
  统计表明,发生在沪宁高速公路上的大雾以辐射雾为最多,以平流雾形成浓雾的可能性最大。 [1]本文利用WRF 模式3.0 版本,优选微物理过程和陆面过程方案,模拟区域中心设在(31.5 0
会议
  水文模拟中产生的误差,是水文不确定的重要来源。对不确定性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提高预报的精度和可靠性。而以定量的、以概率分布的形式描述水文预报不确定性,可以提供更丰富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