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离散小波变换的多模态医学图像融合算法的研究

来源 :长三角分子影像论坛暨江苏省第十一次核医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fenr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由于各种模态的成像原理不同,不同模态图像之间存在互补与冗余,然而任意一种模态成像不可能在一幅图像中同时包含全面互补信息。医学图像融合可以将不同模态图像的相关互补信息融合在一起,被广泛应用于非倾人性诊断、图像引导照射、放疗计划等方面。离散小波变换由于其多分辨率、变尺度、快速运算、与人视觉的空间频率多通道相吻合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图像处理领域,并且成为图像融合领域的重要算法。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离散小波变换算法,并将其用于多模态医学图像融合。
其他文献
传统实验室桌面电脑存在缺乏移动性、管理维护成本高等缺陷.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云技术的发展,移动学习、环保节约已成未来实验室建设的新趋势.本研究拟建立可移动性或云桌面实训体系.与三盟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购置服务器、交换机、瘦客户机等,安装桌面虚拟化操作系统VMware,将实验平台的实验内容虚拟到云;增加移动学习等功能.建成1个云桌面实训实验室(含1个教师端,32个学生端),通过桌面云端漫游访问实验内容;
会议
概述牙龈退缩的手术方法,以实际病例详解根面覆盖技术的手术过程及要点。
会议
意向再植术(Intentional Replantation),是指将患牙拔出牙槽窝,体外处理后再次植入牙槽窝,从而促进功能和形态的恢复的治疗方法.目前,意向再植术在牙体牙髓治疗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方面.1.复杂的前牙冠根联合折:虽然前牙冠根联合折可采用手术冠延长;正畸牵引,但是,意向再植术被认为是一个可信赖的方法.处理复杂冠根折牙时,意向再植术具有一些优势.第一,意向再植术比其他操作时间短.第二,
会议
现代根管治疗技术在理念、方法、器械和材料等多方面进步很大,但仍然存在许多治疗失败的病例,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根管治疗过程中的一些细节步骤处理不完善是导致根管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本讲结合临床病例从根管治疗过程中的细节要素控制谈如何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主要内容包括:根管治疗失败与根管治疗后疾病的原因;控制过程要素预防根管治疗失败:术前评估与准备,髓腔预备,根管入口准备,根管长度测量,预备方法选择,根
会议
1.病例资料/说明患者张镜,男,57岁;22因"慢性根尖周炎"行"根管治疗"后1月余,牙龈肿痛、瘘管未见好转,行显微根尖手术.2.诊治方案/过程2014-7-3牙体牙髓病科主诉:左上前牙牙龈肿痛流脓2月余.现病史:左上前牙牙龈肿痛流脓2月余,1月前于我院就诊,诊断为"慢性根尖周炎",行"根管治疗",术后牙龈肿痛流脓未见好转.既往史:否认系统性疾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会议
[病例摘要]患者男,38岁.主诉:左侧上前牙区反复流脓2月.现病史:患者左上前牙区于2月前开始出现反复流脓,无自发痛及冷热刺激痛,无外伤史,患者半年前开始接受正畸治疗.既往史:无特殊.检查:22牙全冠修复,23牙冠变色,冷(-),叩(-),无明显松动.23牙根尖区唇侧牙槽粘膜见窦道,根尖暴露,23牙及24牙之间扪及骨疣,余无明显异常.X线片示:22牙根管内见不致密充填物,22牙及23牙根尖大面积暗
会议
目的:探讨尿潴留患者99mTc-MDP SPECT/CT断层显像的价值。方法:17例行99mTc-MDP全身骨骼显像提示膀胱尿液潴留的患者即刻行SPECT/CT骨盆部断层显像,以评价骨断层显像的价值。结果:99mTc-MDP SPECT/CT断层显像能够明确发现平面显像时因膀胱内放射性核索潴留对局部病变遮挡的病灶。结论:尿潴留患者99mTc-MDP SPECT/CT骨盆部断层显像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目的:本研究对促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的亲和多肽FSH33-53进行多功能修饰:融合具有裂解肿瘤细胞功能的裂解肽Lytic,形成新型靶向裂解多功能肽FSH33-53-Lytic.通过体外细胞毒性和多肽摄取/封闭实验,以及活体动物microPET技术,初步评估FSH33-53、Lytic和FSH33-53-Lytic三条多肽生物学功能的变化,评价microPET在多肽药物修饰筛选中的应用价值.
会议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hemerin水平与骨密度及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本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50人,全部受试者均接受双能X线吸收测定仪检测正位腰椎(腰1-4),左侧髋部(股骨颈、总髋部)骨密度检查,根据WHO骨质疏松诊断标准(DEXA)分为2型糖尿病骨量正常组,2型糖尿病骨量减少组和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OP)组,分别记录患者性别、年龄、身
会议
通过检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Ⅰ (PG Ⅰ)和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探讨PG Ⅰ、PGⅡ及PG Ⅰ/PGⅡ比值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早期诊断的意义.为临床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方法 胃蛋白酶原主要由胃底腺主细胞分泌的一种无活性的胃蛋白酶前体,根据生化和免疫原性不同可分为PG Ⅰ和PG Ⅱ两个亚型,大部分酶原合成后进人胃腔,在酸性胃液作用下转变为具有活性的胃蛋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