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黏膜下肿物的内镜下诊断及治疗

来源 :2013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消化系病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wan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消化道黏膜下肿物的内镜下诊断、治疗方法及其安全性.方法:对261例消化道黏膜下肿物进行内镜及超声内镜检查,并采用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excavation,ESE)、胃镜与腹腔镜双镜联合以及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ubmucosal tunneling endoscopic resection,STER)进行肿物切除.结果:内镜下通过ESE切除粘膜下肿物213例,胃镜腹腔镜双镜联合切除42例,STER切除6例,确诊胃肠道间质瘤86例、平滑肌瘤85例、脂肪瘤35例、类癌32例、异位胰腺15例、神经鞘瘤4例、错构瘤3例和血管球瘤1例.超声内镜对各种粘膜下肿物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胃肠道间质瘤(93%)、平滑肌瘤(87%)、脂肪瘤(100%)、类癌(78%)、异位胰腺(80%)、神经鞘瘤(0)、错构瘤(0)和血管球瘤(100%).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整切除瘤体,有3例GIST在内镜下剥离过程中发生了胃壁微小穿孔,通过内镜下钛夹修补达到缝合.另有1例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后痊愈.所有患者均无术中大出血及术后迟发性出血及死亡病例发生.结论:ESE、胃镜腹腔镜双镜联合以及STER是目前治疗粘膜下肿物微创、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其他文献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检查在腹部疑难疾病的诊治中显示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回顾分析2009年5月~2013年1月接受腹腔镜探查术的腹部疑难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和评价腹腔镜探查术对腹部疑难病诊治的临床价值.结果表明,腹腔镜探查术是诊断腹部疑难疾病有效而安全的方法,并可进行I期手术治疗或为后续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本文通过与布加综合征根治手术术中探查结果的比较,腹部B超对下腔静脉膜性病变同时合并血栓,肝静脉开口病变及肝静脉开口短节段病变的诊断较腹部CT具有一定优势。B超与CT相比较价格便宜,可以避免接受放射线照射,是布加综合征一种方便实用的诊断手段。
目的:评估我内镜中心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 ssection,ESD)治疗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和早期食管癌(early esophageal cancer,EEC)的有效性及临床预后.方法:选取内镜中心2006年11月-2013年2月早期胃癌行ESD治疗的患者370例,2008年7月-2012年12月早期食管癌行
目的:探讨口腔和胃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相关性,以及口腔HP感染对胃内HP根治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胃镜检查的58例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同时行口腔HP和胃内HP检查,了解口腔HP在返流性食管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患者中的阳性率,同时分析口腔HP与胃内HP感染的相符程度.随访胃内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分析口腔HP阳性对胃内HP根治率的影响.
狼疮假性肠梗阻和肠系膜血管炎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存在多系统受累。肾盂输尿管扩张积水为假性肠梗阻特异性并发症。腹部CT的靶形征、齿梳征对于肠系膜血管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当患者以消化道症状为狼疮首发表现时易造成误诊。早期诊断和大剂量激素治疗对于避免不必要的剖腹探查有重要意义。
本文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3年4月某院完成的27例IL胶囊内镜检查资料。初步探讨胶囊内镜对小肠淋巴管扩张症患者淋巴瘘位置的判定,并与术中内镜、核素蛋白显像相比较。
目的:探讨北京部分地区近十年大肠癌患者的预后因素,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大肠癌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9月至2009年9月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住院期间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880例大肠癌患者.其中男性552例,女性328例,发病年龄范围为26~95岁,中位发病年龄为67(56~75)岁.从大肠癌的发病性别、发病年龄、肿瘤直径、Dukes分期、肿瘤发病部位、组织分化程度、手术性质、化
目的:探讨胃镜与腹腔镜双镜联合、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excavation, ESE)及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ubmucosal tunneling endoscopic resection,STER)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经胃(肠)镜、超声内镜及病理学、免疫组化证实GIST患者86例,对其中53例患者采用ESE、29例采用胃镜与腹腔镜
通过对以咽喉返流为主诉的胃食管返流病(GERD)患者行高分辨压力-阻抗联合测定(MII-HRM)及24h联合多通道腔内阻抗-ph (MII-pH)监测的结果分析,探讨此类患者的食管动力及返流特点.结果发现,以咽喉返流为主诉的GERP患者的发病机制可能与典型的GERD患者不同,其与UESP降低,近端卧位返流次数尤其是近端卧位非酸返流次数增多密切相关。
本文回顾性分析某院RBG与RBD病例的内镜、组织病理学特征,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进行鉴别诊断并鉴定Russell小体的克隆性.从而总结Russell小体胃炎(Russell body gastritis,RBG)与Russell小体十二指肠炎(Russell body duodenitis,RBD)的临床病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