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慢性结肠炎导致敏化穴区的分布部位及其随疾病动态的变化,并进行穴位敏化形成的机制研究和敏化穴区的优效性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6-9周龄的雄性SD大鼠。1.建立慢性结肠炎动物模型,分别在7、14、21、28天通过尾静脉注射伊文氏监(Evans BIue,EB),观察EB渗出点的位置和变化,来确定慢性结肠炎导致敏化穴区的分布部位,及其随疾病动态变化。2.测定慢性结肠炎大鼠在不同疾病时间(造模前、造模后7、14、21、28天)下肢的热痛阈和机械痛阈,确定其随疾病动态变化。3.从神经源性炎症反应和交感-感觉耦联现象及相关物质的表达来研究穴位敏化形成的机制。采用免疫荧光、Western Blot等方法分别检测慢性结肠炎大鼠造模后7d、14d DRG及敏化穴区局部神经源性炎症反应及交感异常芽生所致交感-感觉耦联现象,同时检测相关致痛物质CGRP的释放,以及交感神经标记物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的表达。4.对慢性结肠炎大鼠敏化穴区与非敏化穴区进行电针干预,通过电针干预前及7d、14d后大鼠下肢机械痛阈、热痛阈的改变,判断针刺敏化穴区对结肠炎大鼠的疗效:同时观察交感-感觉耦联现象和交感神经标记物TH的表达,以及体表敏化穴区皮肤神经源性炎症相关介质CGRP表达的变化,从感觉交感耦联,神经源性炎症两方面探讨针刺敏化穴区效应的作用机制。结果:1.慢性结肠炎大鼠造模后7d、14d、21d、28d均在双侧足三里穴附近观察到EB渗出点,模型组足三里穴EB渗出点出现率较空白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13)。2.模型组大鼠造模后机械痛阈、热痛阈明显下降,且在各时间点(7d、14d、21d、28d)均为最低,与其余三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慢性大鼠结肠炎造模后7d,在DRG(L5)观察到交感神经开始出现长芽趋势,28d则出现明显长芽情况,电针刺在7d或28d时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抑制DRG内交感芽生的程度:正常组与假手术组大鼠DRG内TH阳性神经纤维未进入胞体。4.7d、14d时,各组大鼠足底皮肤、足三里皮肤、足三里肌肉及DRG中CGRP的表达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慢性结肠炎大鼠体表敏化穴主要分布于L5-S1神经节段皮肤,集中于足三里穴区。2.慢性结肠炎大鼠出现躯体痛敏,L5-S1背根神经节出现交感神经芽生。3.电针敏化穴后,慢性结肠炎大鼠躯体痛敏现象减轻,感觉-交感耦联程度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