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同轴高压静电纺织技术的一次成型并体内直接构建组织工程软骨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fj0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鉴于软骨组织工程领域存在支架材料的功能化不足和材料-细胞构建技术欠佳的问题,基于高压静电纺织技术提出一次成型并体内直接构建组织工程软骨。方法:通过体内外实验从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生物相容性、降解性方面评估通过"纺织"出来的一次成型细胞支架复合物能否在体内更构建组织工程软骨。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LELC)的CT特征,探讨CT在LELC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深圳市中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经病理证实为LELC 45例,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39~77岁,平均年龄51岁.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及两期增强扫描.对比25例未行手术患者治疗前后CT改变. 结果 周围型22例,均为单叶单发病灶,左肺上叶2例,左肺下叶8例,右肺上叶3例,中叶2例,
目的:使用扩展Tofts(ETM)模型及分布参数(DP)模型分析肺部DCE-MRI数据,评估恶性肿瘤组织、肌肉及肺组织的生理学相关参数,探讨DP模型在肺部病变DCE-MRI分析中可行性及两种模型定量分析方法对肺恶性肿瘤与炎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并比较ETM模型及DP模型两种模型进行DCE-MRI分析的优缺点. 方法:在所有纳入的17例患者中,包括腺癌7例,鳞癌1例,小细胞癌3例,炎症3例,硬化性血管瘤
目的:探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与病理分子亚型的相关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145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根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Ki-67的表达情况,将其分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及Basal-like型,比较不同分子亚型腋窝淋巴结转移率的差异,并分析影响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 结
会议
目的 探讨MRI在直肠癌患者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60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予以术前MRI和手术病理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评估术前MRI对直肠癌T分期、直肠癌系膜淋巴结分期的诊断准确性. 结果 MRI对直肠癌T分期诊断准确率为83.3%(50/60),其中T1期为78.6%(11/14),T2期为85.0%(17/20),T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RTA)各种扫描方法在脑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中的应用. 方法:对50例临床诊断为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的患者,进行t1-Ⅵbe-fs、t2-space-p2、TOF 3D-mulit-slab扫描,在横断面图像选取三叉神经和面神经出脑干段层面设定ROI(面积为2.5mm2),测量三叉神经、面神经、脑脊液及背景噪声信号强度,计算神经段信噪比及神经段-周围脑脊液对比
目的:探讨在相同碘总量(420mg I/kg)和碘注射率(1.2g I/s)的条件下,不同浓度碘对比剂对肝脏增强效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 BMI在18.5~24.9 Kg/m2范围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270组、320组、370组,每组30例),以测得的门脉期肝实质CT值、SNR、CNR为主要观察指标.采用GE宝石能谱CT扫描;按照相同碘总量和碘注射率换算不同对比剂总剂量及注射速率:270组(1.5
目的 利用MRI技术了解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股内侧斜肌纤维束的影像特点,探讨此类患者股内侧斜肌形态及肌肉功能的变化. 方法 研究对象为前瞻性分析(纳入标准为询问病史大于2次髌骨脱位患者,排除标准为近期创伤性髌骨脱位及一过性髌骨脱位患者)30例临床诊断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患者(病变组)及30名与之年龄、性别及BMI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病变组男7例、女23例,年龄15~29岁,平均年龄(21.37
目的 探讨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ASIR)技术对成人肝脏门静脉CT成像质量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 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期间,68例受试者在64排128层螺旋CT上行肝脏增强CT检查.图像重建分别采用FBP和100%ASIR两种方法.由2名高年资影像诊断医师采用双盲法分别对FBP和ASIR重建出的肝脏门静脉期VR图像进行主观评价.分别手工记录肝实质、门静脉及肝静脉的CT值.计算门静脉和肝
目的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采用髋臼旋转中心适当上移(<20mm)对关节稳定性、关节功能、外展肌功能恢复、双下肢长的影响。方法本院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因DDH行THA的患者17例,其中CroweI型1例,CroweⅡ型3例,CroweⅢ型8例,CroweIV型5例,根据术后骨盆片测量分为髋臼中心上移复位组(A组)和髋臼中心解剖复位组(B组)。
目的 探讨弹簧钢圈联合无水乙醇栓塞硬化治疗复杂型静脉畸形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材料与方法 2012年1月至2016年01月我科所收治的临床诊断为复杂型静脉畸形并行介入治疗患儿13例.其中男4例,女9例,年龄2岁4月~13岁,平均年龄5岁.随访时间5月~4年,平均随访时间2年4月.随访评估临床症状、影像学资料、治疗效果及并发症. 结果 (1)硬化栓塞治疗1~8次,共36次,平均2.8次/例.(2)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