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山第三核电厂堆芯调节棒系统变更设计的物理分析

来源 :第十一届反应堆数值计算和粒子输运学术会议暨2006年反应堆物理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应用重水堆燃料管理软件包对秦山第三核电厂CANDU-6重水反应堆堆芯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 针对其中堆芯调节棒系统由钴调节棒系统代替原不锈钢系统的更改设计问题,成功地应用重水堆燃料管理软件包进行了堆芯物理计算。本文的物理设计计算包括了反应性价值计算、功率和通量分布计算、功率裕量计算、停堆再启动及补偿反应性模拟计算。从堆芯核设计角度,论证了堆内调节棒机构设计变更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其他文献
根据IAEA大会决议,创新型核反应堆和燃料循环国际项目(INPRO)于2000年启动。我国是项目成员国之一,主要参与其中基于快堆的闭式燃料循环技术的联合研究。根据本国的核能发展规
简要介绍了课题组针对压水堆堆芯装料优化问题所开发的新的全局优化算法——特征统计算法。通过引入快速局部调整等方法对特征统计算法进行了改进,并针对平衡循环换料优化问题
本文确定了压水堆堆芯功率分布松弛轴向偏移控制(RAOC)的设计和分析模型,并以秦山第二核电厂一号机组第三循环为对象进行了RAOC分析研究。采用RAOC控制策略和CAOC控制策略进行
本文探讨HFETR堆芯内提高局部区域中子注量率的方法。按照中子能量,分别讨论了提高热中子注量率的热中子阱方法,提高快中子注量率的裂变中子转换器方法,以及在堆内获得能量为14M
反应堆压力容器(RPV)中子注量是确定RPV材料辐照脆性的基础,而RPV中子注量的监测则通过辐照监督管的定期抽取和测量来进行预测。因此辐照监督管中子注量率的精确估计,不管是在
多群中子输运方程在角度直接离散后,各角度角中子通量密度仅是空间位置的函数,形式上是一阶线性偏微分方程,本文提出了直接采用通用有限元程序求解该一阶偏微分方程,并在此基础上
本文介绍大亚湾核电站由12个月(下简称12M)Out-In高泄漏换料模式过渡到18个月(下简称18M)In-Out低泄漏换料模式,由此引起堆芯关键安全参数的变化,并进行对比。
单循环换料优化过程需要对大量的换科方案进行评价,其方案评价的计算量巨大,这成为从根本上解决换料优化问题的瓶颈。本文针对该问题,提出基于低阶谐波展开结合局部扰动计算的装
RPV是核电厂反应堆中的一个关键部件,在电厂寿期内必须确保RPV不失效。本文的目的是分析不同的燃料管理策略对RPV中子注量的影响,找出对RPV影响较小的燃料管理策略,为燃料管理策
本文应用蒙特卡罗方法对秦山三期重水反应堆全堆芯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建立了正确的全堆芯数值计算模型,为后端物理和屏蔽计算提供了重要依据;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相关物理计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