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冠层茎叶性状基因效应的岭估计

来源 :小麦遗传育种国际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用6套具有P1、P2、B1、B2、F1和F2的六世代遗传材料,采用K.Mather提出的六参数遗传模型,用岭回归方法估算了小麦冠层茎叶性状的基因效应.结果表明:各茎叶性状都存在1~3种上位性效应,遗传机制较为复杂,其遗传模式可分为加性—显性—上位性、以加性为主的加性—显位—上位性和显性—上位性3种,还讨论了现有几种常用遗传模式的复共线性,以及对茎叶性状的选择.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广泛的应用.尤其是房屋建筑施工中对测量放线的要求变得更为严格.房屋建设施工需要的准确数据主要来源于测量和放线,测量放线工
为推进课堂教学,我校开展了校内各学科优质课竞赛.这次优质课评比活动充分激发了参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内在要求,基本达到了竞赛预期目的.本届优质课竞赛地理学科参赛选手都
本文报道了普通小麦中一种与播期有关的雌性不育现象,秋播植株雌性不育,春播植株雌性育性(转换)正常,秋播植株的雌性不育度可达96﹪,且其雄性可育,雌性不育系做父本所配杂种F雌
小学社团实践活动是小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有效地弥补了现行小学课堂教学对学生全面素质提升的不足,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同时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了空间,对于拓
“冬麦北移”是实现我国冬小麦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本文提出“冬麦北移”理论基础及相关新技术体系研究,为“冬麦北移”取得突破性进展,提供理论依据.
在土木工程建设中,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是影响工程和建设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建设队伍专业性和成长性的重要体现,建筑企业必须认识到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的重要性,加大对土木
本文结合新常态下小学语文教学实际,以具体课堂案例为切入点,从三方面入手重点探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打造对策,以期为广大同仁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创新教育的内容包括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个性等.而创新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科学学科以创新能力是创新教育为目标,而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
在高楼林立的现代社会,深基坑所承受的巨大压力是相关部门与个人所关注的重点,加强深基坑的维护工作是保障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当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主要讨论了建筑工程基坑
本文从为什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两个方面谈一下英语课堂中学生示范引领作用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