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双膝关节单髁置换围手术期风险与疗效评价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er06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膝关节双侧同期单髁置换与双侧分期单髁置换和单侧单髁置换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2月采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双侧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81例(162膝),其中双侧同期手术(single-stage,SS组)36例(72膝),双侧分期手术(two-stage,TS组)45例(90膝)。
其他文献
目的:踝关节骨关节炎常由创伤引起,在踝关节骨关节炎的终末期(end-stage ankle arthritis ESAA),关节功能障碍明显。如何有效治疗中晚期踝关节骨性关节炎,特别是对活动要求高的年轻患者,目前仍然面临挑战。本研究旨在回顾性分析应用Ilizarov外固定装置进行关节牵张成形治疗踝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的可行性。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 (RHEPO) with methylprednisolone (MP) treatment in acute traumatic spinal cord injury (ATSCI). Methods:
目的:设计后外侧同轴双入路,观察关节镜手术治疗后踝撞击症的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6月至2015年12月,32例后踝撞击症病人接受后踝关节镜手术治疗,包括男性20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31.4岁(21-47岁).所有病例临床检查、X摄片和MRI检查均证实为后踝撞击症,术前经关节腔注射等保守治疗6月无效选用关节镜手术治疗.关节镜入路采用我们自行设计的踝关节后外侧两入路法,根据关节镜下病理分型,
目的:探讨经颈后路颈椎椎管内肿瘤切除,重建颈椎后路稳定的同时保留颈椎旋转功能。方法:2013年10月至2016年3月,本院共收治颈1、2椎管内肿瘤患者6例,其中女性4例,男性2例,经颈椎后路颈1、2椎椎管内肿瘤切除手术6例,术中全部予以重建颈椎后方稳定性,其中4例患者因寰椎后弓及椎板切除较多,予以经椎弓根颈1、2固定融合;另外2例患者颈2后方开门ARCH钢板固定。
Purpose:Revision 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is challengingif severe periacetabular bone loss is present.Here we describea method thatuses a customised cage to reconstruct an acetabulumwith a massive b
目的: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快,椎间盘、小关节突退变以及韧带结构增生,腰椎管狭窄的发病率也是日渐增高。本研究对显微镜下微创减压(MID)和传统开放手术减压并进行后路椎体间融合(PLIF)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回顾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89例单节段腰椎管狭窄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采用MID手术方案(A组45例),采用PLIF手术方案(B组44例)。分别
目的 探讨髋关节镜下头颈区骨成形术治疗凸轮型股骨髋臼撞击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10月~2016年1月采用关节镜下头颈区骨成形术治疗单纯凸轮型股骨髋臼撞击症的患者10例,其中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50.2岁(34岁~56岁).关节镜下磨除股骨头-颈结合部凸轮样增生骨质,处理损伤的髋臼盂唇及关节软骨.术后3、6及12个月随访,对术前及术后α角的变化情况和随访期内髋关节Harris评分情况进行
目的:探讨医源性脊髓损伤的原因,预防及治疗。医源性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为脊柱手术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不高,但是一旦发生无论是保守还是非保守治疗均无法有效的改善患者脊髓损伤后的神经功能的恢复,因而脊髓损伤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后期生活质量,给其家庭及自身带来严重的心理及经脊柱手术是专业性强的外科领域,胸腰椎爆裂骨折、椎间盘突出、脊柱骨肿瘤、黄韧带骨化症、椎管
[目的]目的探讨单隧道同种异体肌腱移植重建内侧髌股韧带(MPFL)治疗髌骨不稳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2年1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采用膝关节镜监视下单隧道异体肌腱移植重建MPFL的12例(15膝)髌骨不稳患者的临床资料,4例急性损伤脱位患者髌骨内侧支持带和关节囊不同程度撕裂;8例慢性损伤脱位患者髌骨内侧支持带松弛。
目的:探讨在保留内固定情况下负压封闭引流(vacuumsealing drainage,VSD)在治疗脊柱后路内固定术术后深部感染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5年6月在保留内固定的情况下应用V S D治疗15例脊柱内固定术术后深部感染患者。结果:15例患者保留椎间植骨融合器、椎弓根钉 、连接棒,仅取出横连。通过彻底清创、利用VSD行滴注引流1-3次,每次7天,并联合使用敏感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