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重空间分布对播期反应的比较研究

来源 :中国棉花学会2005年年会暨青年棉花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ksky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设置不同播期,研究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不同熟性棉花品种铃重的分布状况,为建立棉花生长发育的模型提供理论依据,并为棉花的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中熟和早熟两品种总体来看均是第一果节的铃重大于第二果节;棉株的纵向结铃性表现为从下向上逐渐变差.早熟品种,相对来说晚播的铃重在棉株上的分布较均匀,整体的平均铃重也较高,早熟品种可适当晚播.中熟品种晚播则优势棉铃的空间位置下降,从铃重的横向和纵向分布总体来看,中播的铃重比较平均,平均铃重略高,对提高产量有利.
其他文献
极早熟甜瓜套栽棉花是江汉平原棉田的主要高效种植模式之一.该模式在江汉平原及类似棉区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和发展潜力.本文简要介绍了其技术要点.
筛选出棉花壮苗促早避霜剂(97BS8),棉花系统喷施后,棉花株高降低了9.89﹪~22.5﹪、缩短了主茎节间和果枝节间,棉花株型紧凑,内围铃增多,单株铃数和铃重增加,吐絮期提早2~4d,皮棉比对照增产5.4﹪~17.93﹪,对棉花纤维品质无不良影响.采用以避霜剂为主的化调手段,增加棉花种植密度,配合适期播种、地膜覆盖、选择品种、等集成避霜栽培措施,皮棉增产14.34﹪~18.58﹪.
2001-2003年,通过田间试验,定位取样,分株收花,分别检测了杂交棉农杂62F、F的主要纤维品质指标.结果分析表明,F、F的纤维品质性状均为分离世代,F、F纤维长度、比强度、整齐度、麦克隆值、伸长率等品质指标群体平均数趋于一致,群体内个体纤维指标变异均呈正态分布,但峰值和偏斜度差异明显,F群体中品质较优的个体显著多于F.F纤维的整体品质比F差.
研究了ms5ms6双隐性核不育系配制的杂交组合F、F产量和纤维品质的杂种优势,F绝大部分组合子、皮棉产量和纤维品质优势十分显著,且优势组合率高.F的产量优势衰退明显,主要由单株结铃数和衣分下降以及不育株结铃数低所致.F纤维品质与F无明显差异.研究表明,鉴于F优势严重衰退,建议双隐性核不育杂种优势利用重点仍应放在F上,F以不再利用优势为宜.
结合田间根钻取样和图像扫描分析,研究了不同棉花品种根系长度、直径和表面积动态及0~100cm深和0~40cm宽范围内的空间分布特征.该方法与常规直尺测量结果相比相关系数r达到0.899(n=1318).棉花平均根长密度(RLD)在花铃期为1.21~1.27mm·cm,吐絮后降至1.04~1.12mm·cm,收花时为0.76mm·cm .棉花根平均直径在不同基因型间存在显著差异,抗虫杂交棉的根直径最
利用农一师哈克尼西胞质不育系作为母本,农七师稳定的高代优质棉品系H9-21作保持系,进行连续6年12代的转育,选育成新的高品质胞质不育系H9-21A.不育系H9-21A具备胞质不育系的特点:100﹪的不育,与哈克尼西胞质不育系相比,具有大铃、优质、抗病的特点.利用农一师所选育的陆地棉恢复系H8R,海岛棉恢复系97-1R和H13R均可使其F代恢复育性,其杂交组合表现为大铃、高衣分、早熟、丰产、优质、
江汉平原是我国重要的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生产的棉花曾被上海等地纺织企业誉为"纺织纲筋".如何在保证棉花面积和产量稳定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棉产区农民的经济收入?在20余年的棉田间作套种的实践中,总结出菜//棉//椒("//"表示套种,不同)套种模式.与过去的菜//椒//棉、椒//棉的不同之在于套种辣椒的时间不同、辣椒上市时间不同和必需选用中晚熟耐热抗病毒病的品种.推广该种植模式既能有效地利用土地、光热
2003年,在湖南长沙、宁乡、南县、澧县以及安徽铜陵、江苏扬州、山东临清等7个地点,对包括对照中棉所29在内共37个抗虫杂交组合进行了纤维品质比较试验,并用Excel、DPS等专业统计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广义纤维品质性状、狭义纤维品质性状和育种纤维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广义纤维品质性状的第一至第四主成分依次为:纤维长度与纺纱性能内在品质因子、影响品质的外在杂质因子、纤维外观色泽与强度因子和
综述了RNA干涉中siRNA和microRNA分别介导的基因沉默作用机制,RNA干涉在植物中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转基因植物中的RNA干涉和植物病毒诱导的RNA干涉等方面的研究概况.并对RNA干涉在植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主要包括功能基因组研究、转基因植物研究及植物抗病性研究.
简述了国内外一些棉产区品质布局的现状.结合新疆棉区生态品质分布的研究结果和气候相似论,提出了新疆棉区品质布局的初步细化方案,为新疆棉花品质布局和不同品质类型的品种布局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