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对中华鳑鲏热耐受及低氧耐受能力的影响

来源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动物学会鱼类学分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4年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linli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考察温度对鱼类热耐受及低氧耐受能力的影响,本研究以中华鳑鲏为对象,分别在15、20和25℃条件下驯化两周.随后在不同驯化温度下测定其耐受温度和临界氧压,各驯化温度下的最大临界温度(CTmax)、最大致死温度(LTmax)、最小临界温度(CTmin)和最小致死温度(LTmin)分别为33.85℃、35.83℃、38.01℃;37.08℃、38.75℃、40.26℃;4.51℃、5.65℃、10℃;1.76℃、3.81℃、6.7℃.而不同驯化温度下的水面呼吸(ASR)和失去平衡点(LOE)时所对应的氧压分别是0.97、0.94、0.59;0.11、0.18、0.20.结果显示,最大临界温度和最大致死温度随驯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最小临界温度和最小致死温度随驯化温度的降低而减小;经计算,中华鳑鲏在各驯化温度下的温度耐受幅分别为29.34、30.18、28.01;在15℃~20℃的驯化温度范围内高、低温驯化反应率分别为0.40和0.23,而在20℃ ~25℃的驯化温度范围内高、低温驯化反应率分别为0.44和0.87;证明中华鳑鲏的热耐受性明显有赖于驯化温度.本研究还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中华鳑鲏的ASR和LOE逐渐下降.这表明,温度对中华鳑鲏的耐低氧能力具有一定的影响.相较于鲤鱼、鳊鱼等其他鱼类,中华鳑鲏属于耐低氧的鱼类,这可能与其生活在静水水体的自然环境有关.
其他文献
  通过组织切片及扫描电镜技术对洄游至黑龙江抚远江段的乌苏里白鲑(Coregonus ussurinsis)性腺发育及其成熟卵膜形态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乌苏里白鲑洄游群体包含生殖群
会议
  在鱼类和两栖动物中存在一类较为原始的机械感受系统侧线,由神经基板发育而来。在鱼类的摄食、集群、导航和通讯等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侧线机械感受器的基本功能单位是
改革开放后,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在全国高校大范围开设了萨克斯专业,从而促进了我国萨克斯教学的快速发展.虽然我国高校萨克斯教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
  小黄鱼是我国东黄海重要的长距离洄游性鱼类,南黄海种群和东海种群是目前小黄鱼的两个主要种群,东海种群的产卵高峰一般为3月底,南黄海种群的产卵高峰一般为4月底.我国近岸
会议
  多鳍鱼科是辐鳍亚纲鱼类进化史中最早分支出的一个类群,但是此类群比起辐鳍亚纲进化树中其它类群的进化生物学研究要少的多。塞内加尔多鳍鱼(Polypterus senegalus senega
会议
  核受体(Nuclear Receptor,NR)超家族是一类配体依赖激活的转录因子(如er,ar pr等),参与调控生物体多个生理过程,包括性别决定、分化以及性腺发育.本研究从尼罗罗非鱼的基
会议
一、2020 年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rn全国 31 个省、区、市陆续发布了 2020 年的经济运行数据,除受疫情冲击最大的湖北省外,其余省份均实现正增长.西部地区增速继续领跑全国.
期刊
  为探究Cu2+对银鲳幼鱼的致毒效应,采用静态毒性实验方法,开展了Cu2+对银鲳幼鱼的急性暴露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u2+对银鲳幼鱼外周血细胞微核率、核异常率和肝脏抗氧化
会议
《塑性工程学报》(Journal of Plasticity Engineering)创刊于1994年,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的学术刊物。《塑性工程学报》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被
  文章以2013年4月至10月及2014年5月采集于新疆额尔齐斯河的671尾东方欧鳊样本为基础,首次采用耳石作为年龄鉴定材料,对东方欧鳊年龄、生长及性成熟进行了研究.两年龄鉴定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