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方式处理豆粕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和氮磷排放的影响

来源 :第九届世界华人鱼虾营养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i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初始平均体重(5.56±0.05)g的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为试验对象,共制作5组饲料,对照组饲料主要以鱼粉为蛋白源(D0);在对照组饲料的基础上,用豆粕蛋白替代30%的鱼粉蛋白配制成豆粕组饲料(D1),在每千克D1组饲料中添加1000IU植酸酶,配制成植酸酶组饲料(D2),用膨化豆粕蛋白替代30%的鱼粉蛋白配制成膨化豆粕组饲料(D3),用发+酵豆粕蛋白替代30%的鱼粉蛋白配制成发酵豆粕组饲料(D4).每设3个重复,每箱养虾12尾,进行为期35d的摄食生长试验,研究不同方式处理豆粕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和养殖水环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喂D1和D4显著降低克氏原螯虾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提高饵料系数(P<0.05);D2和D3组克氏原螯虾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饵料系数与鱼粉对照组相比较没有出现显著差异(P>0.05).通过水体和底泥中磷含量分析结果显示,各试验组中,D1组和D3组分别表现最高,D2组中总磷含量均显著低于D1组、D3组(P<0.05);通过水体和底泥中氮含量分析结果显示,各试验组中,D1组均表现最高,D2组中总氮含量均显著低于D1组(P<0.05).试验结果说明,在含豆粕饲料中添加1000IU/kg饲料的植酸酶可以提高克氏原螯虾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降低氮、磷排放,对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亲鱼饲料的营养质量是影响生殖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它影响产卵量、精卵和仔鱼的质量,进而直接影响鱼苗产量,由于研究的难度和费用相对较大等原因,亲鱼营养研究涉及较少.据调查,目前我国海水鱼育苗生产中所使用的人工亲鱼,一般是以冰鲜杂鱼喂养的,质量欠佳也不稳定,其产卵性能如何,育苗生产者基本上是顺其自然.近年来我们课题组以大菱鲆、半滑舌鳎亲鱼为对象研究了不同脂肪源及维生素A、E、C对其繁殖性能及后代质量的影
TLR9属于Toll样受体家族,是一种在天然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模式识别受体,主要识别细菌和病毒DNA中的CpG基序.为揭示TLR9在鲫鱼(CarassiusauratusL.,Ca)免疫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获得了鲫鱼TLR9(CaTLR9)基因cDNA,并就外源性hCG和生殖对该基因表达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aTLR9cDNA全长3509bp,包含3
试验旨在比较两种微藻饲喂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幼体的效果,为开发对虾开口饵料提供参考依据.实验设3个试验组(螺旋藻组、微藻1组、微藻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约1.5万尾幼体,在300L育苗桶中进行七天的饲喂,每天于7:30、12:30、18:30、23:30投喂四次.溞状幼体第Ⅰ、Ⅱ期每天投喂藻粉0.6~1.0g、虾片0.08~0.10g/万尾,溞状幼体第Ⅲ期
为拓宽乳酸菌对斑马鱼益生作用的知识,本文研究比较了鼠李糖乳酸杆菌6141(强粘附菌株)和干酪乳酸杆菌BL23(弱粘附菌株)对斑马鱼繁殖力及F1代天然免疫力的效应。本研究以108 CFU/g的乳酸菌饲料添加剂量,饲喂28天,在7-28天的乳酸菌饲喂处理期间,这两株乳酸菌,特别是干酪乳酸杆菌BL23,显著的提高了斑马鱼的繁殖力:表现出更高的产卵量、受精率以及孵化率。在这两株乳酸菌饲喂处理组中,小卵黄卵
本试验选取1080尾初始体重为60g左右的高体革鯻,平均分成3个组,每组3个平行,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进行投喂.配方A为杂粕型饲料,营养水平为粗蛋白30.08%,粗脂肪3.88%,灰分11.85%;配方B为豆粕型饲料,营养水平为粗蛋白32.53%,粗脂肪6.28%,灰分9.76%;配方C为鱼粉型饲料,营养水平为粗蛋白40.07%,粗脂肪7.65%,灰分9.05%.养殖试验为期60d,结束后对高体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dc2)是成熟促进因子(Maturation-promoting factor MPF,包括Cdc2和细胞周期蛋白B Cyelin B)的催化亚基.MPF在高等动物已有大量研究,但对其在甲壳动物中的表达特征和功能作用的研究却有限.本研究克隆得到了红螯光壳螯虾Cde2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该序列全长1769bp,编码299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约为34.7kDa.实时荧光
在饲料中分别添加0、200和1200mg/kg的VE(DL-α-生育酚乙酸脂)配制成Ec、El和Eh 3种试验饲料,饲喂3龄半滑舌鳎亲鱼(雌1.58±0.19 kg/尾;雄0.20±0.05 kg/尾)10周,探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VE对半滑舌鳎亲鱼繁殖性能及后代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Eh组不仅可以促进亲鱼性腺的发育,提高亲鱼产卵量、浮卵率、受精率、孵化率以及初孵仔鱼长度(P<0.05);而且影响
本实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谷氨酰胺对半滑舌鳎稚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试验设计了4种等氮等脂饲料,分别添加0.0%、0.5%、1.0%和2.0%晶体谷氨酰胺,通过甘氨酸调节使各处理组总蛋白水平一致,以生物饵料组作为对照.每个处理组设三个重复,每桶舌鳎鱼苗150尾.每天饱食投喂5次,养殖周期30d.结果表明,随着谷氨酰胺添加量增加,实验鱼体长、特定生长率先上升后下降;实验鱼存活率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
为探讨黄斑蓝子鱼消化利用大型海藻的机制,本研究分别以龙须菜(A)、线形硬毛藻(B)、石莼(C)、三种海藻混合(D)、三种海藻和生鲜鱼混合(E)等5种饵料投喂其幼鱼3周,比较各投喂组鱼胃、肠道、肝脏等部位的消化酶活性.结果显示,不同饵料组鱼的胰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活性,在肠道(尤其是后肠)与肝脏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肝脏部位不同饵料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A组和D组鱼的
在室内养殖条件下,通过形态学测量研究了延迟投饵对黄姑鱼(Nibea albiflora(Richardson))仔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试验周期为15d.在水温20~21℃条件下,黄姑鱼仔鱼在孵化后第3d开口摄食,饥饿仔鱼在孵化后第5-6d达到不可逆点.试验设计包括一个正常的初次投饵时间,即孵化后第3d,延迟投饵分别在孵化后的第4,5和6d.在不同初次投饵时间下,检测了全长、头高、体高、眼径、肌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