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图形化电力调度的必要性

来源 :2009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ielie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能电网是新时期国家电网的发展目标。电力调度作为电网运行的中枢指挥机构,实现智能化电力调度是必需的。什么是智能电网和智能化调度,怎样建设智能化调度,及图形化调度作为智能化调度的初级阶段,作出探讨。并且根据实际工作环境,提出建议和意见。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离子棒接地系统的构成与工作原理。与传统接地系统比较,其具有不易受外界环境和气候条件干扰,有效工作时间长,工程量小等优点。山区地区土壤电阻率高,接地电阻往往不能满足运行要求,对西安地区山区输电线路接地改造,运行数据表明,离子棒接地系统效果理想,是解决山区线路接地电阻值高、防雷困难的一种有效方案。
褐煤干燥后的复吸是影响褐煤干燥技术路线的主要问题。本文研究了影响复吸的主要因素。空气湿度是产生复吸的重要条件,湿度越高复吸的程度越高;自然条件下,温度越高复吸速度越快;产物粒度越小复吸速度和复吸程度越大。深度干燥煤的复吸水主要发生在煤堆表面。实验研究了高温烟气干燥褐煤的水份复吸性能,结果表明,在6~11[%]的全水含量范围内,干燥煤复吸后水分升高幅度基本一致。在此全水范围内干燥煤全水高低不会影响复
面对配电网供电需求的增大、配电网连接复杂度的增高、以及可再生能源接入等问题,研究和发展突出自愈功能的智能配电网成为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选择和趋势。本文介绍了智能电网的技术内涵,探讨了智能配电网自身的特点及其对保护控制系统的要求。面向智能配电网保护控制的自愈能力,本文给出了保护控制系统设计方案。兼顾通信技术的发展与现有配电网的技术基础,本文分别对智能配电网保护控制体系结构、微电网的失步解列、以及无通道
针对省级电网在极端气象环境下的安全稳定运行问题,分析了省级电网在全国联网中的地位与作用,结合本次日全食在时空分布上的特点,综合比较了处于不同地区的两大省级电网在日全食期间的实际运行情况,分析了日全食发展过程对电网影响的重要方面,最后结合近年来我国极端气象较为频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危机调度”的概念,探讨了通过开展防灾调度减少极端气象条件下电网运行风险的方法。
静止无功补偿器(StaticVarCompensator,SVC)以其能够快速、平滑的调节容性和感性无功功率,实现动态补偿,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SVC的主要结构型式,并对其在国内电力系统当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介绍和总结,指出了SVC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济南供电公司在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连续发生四起110KV电缆柔性终端击穿故障,本文对故障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了整改方案和预防措施。
介绍了两起开关断口击穿造成的电网故障,分析了故障的发展过程及继电保护动作过程,通过对故障的分析,提出了在220kV系统保护配置中增设220kV开关断口击穿保护的新思路,文章对这一新课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介绍了开关断口击穿保护功能,并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实现方案。
某厂前墙大风箱集中布置燃烧器的锅炉低负荷运行时灰渣可燃物含量高,在燃烧系统低氮改造后进一步增高,并偶发了低负荷烟道堆渣问题。通过对燃烧器布置方式、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热态氧量分布试验、不同燃烧器组合运行下灰渣可燃物含量对比试验和冷态燃烧器二次风速测量试验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认为灰渣可燃物含量高原因是炉膛煤粉燃烧区域局部缺氧造成,也是造成特殊工况下低负荷烟道堆渣的主要原因。通过调整零位,降低停运
为研究低灰熔点,高挥发分蔚州煤的可用性,利用灰成分对其灰渣类型、粘度及强度特性进行全面研究,得出其结渣性仅为“中等偏强”,而非“强结渣”。对试验锅炉进行精确燃烧调整后进行了70[%]以上比例、184h连结满负荷下的掺烧试验,验证了这种特性的正确性,并于当年消化蔚州煤350多万吨,实现了蔚州煤的大规模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煤种结渣性不仅取决于灰熔点,粘度特性与强度特性非常重要;新煤种结渣性研究要排除炉
直流系统,给在运行中的电力设备提供控制、保护、信号电源,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部分。直流系统设计选型过程中,计算是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部分。如何简化工程师反复查阅复杂的表格反复计算的重复劳动?本文介绍了一种直流系统计算软件,本软件以实际设计过程中所参照的规程手册为依据,为工程师提供了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