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钱柳叶片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地理变异研究

来源 :第八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c19890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不同种源青钱柳一年生苗的叶片为材料,研究青钱柳叶片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地理变异,初步筛选出黄酮类化合物含量高的优良药用种源。研究结果表明: (1)青钱柳叶中三种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是紧密相关,其中山奈酚含量高于槲皮素和异槲皮苷的含量,在研究的各种源中,安徽歙县、广西资源种源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较高,舒城种源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最低。 (2)青钱柳叶中山奈酚含量呈经纬度双向变异,但其变化幅度随经度变化幅度不如纬度变化大,其表现出以108°E和27°N交叉区域为中心向东西递增、向南北递减的趋势。而槲皮素、异槲皮苷含量的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性。
其他文献
高等植物在种子登熟期生产并储存大量的储藏蛋白质,用来作为种子发芽及初期生长的重要营养来源。储藏蛋白质在内质网经历合成、运输和加工过程最终被储藏在蛋白质储存型液泡(Protein storageVacuole,PSV)。在登熟期种子细胞中,储藏蛋白质以分子量较大的前体形式在粗面内质网合成后,根据各自的信号肽被分选和转运最终进入蛋白质储存型液泡,在那里接受液泡加工酶(VPE,Vacuolar Proc
目前转基因植物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已经成为转基冈植物释放导致的生物安全性研究的新热点。本文针对转Bt-蜘蛛神经毒肽蛋白融合基因小黑杨对土壤微生物结构和数量的影响进行初步研究,为系统评价转基因植物释放对土壤微生物的生存状况及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风险提供有用的信息,也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本研究对叶片凋落物叶际周围可培养5大类土壤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固氮菌和纤维素分解菌进行分离,试验初步
调查了5种不同密度水平的侧柏人工幼龄林标准地26块,分析了不同密度条件对侧柏人工幼龄林生长情况的影响;同时借鉴了美国森林资源清查体系中的树冠指标,再结合常规树冠调查指标,在林分水平上研究其生长指标与树冠指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侧柏人工幼龄林的最适宜经营密度为2000株/hm2,且林分密度与林分各生长指标均呈显著的线性递减关系:树冠结构指标与林分各生长指标密切相关,在生产实际中可以使用林分生长指标
1956年中国科学院组织了一支由多部门多学科共同参与的综合考察队,当年秋天综合考察队来到阿勒泰。中国科学院植物所植物分类专家秦仁昌也参加了这次考察。考察中发现了一片桦树,于是就采了叁份标本,并记录了当时的生境。考察工作结束后,秦教授回到北京查阅了《苏联植物志》没有发现符合此树特征的树种,于是就根据当时的生境命名为喜盐桦树。现盐桦己经灭绝,它也提醒分类学家仅从传统分类角度去确定一个种是不充分的,但从
侧柏(Platyrcladus Orientali)是北京山区主要的造林树种,其人工林面积约占全市森林总面积的25.96%,但是目前该地区侧柏人工林普遍存在密度过大、树木生长分化严重、树木生长过慢等一系列问题。为使北京地区侧柏人工林经营技术决策更加科学合理,本文在认真研究和解析美国FVS(Forest VegetationSimulator)系统的基础上,通过样地调查和数学建模,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
本试验对新西伯利哑黑杨嫩枝扦插与营养基质、插穗剪取部位以及不同插穗处理等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蛭石土为扦插基质成活率较高,生长量最大;扦插成活率与插穗带不带叶片关系不大:扦插成活率基本不受插穗剪取部位的影响,即使是木质程度非常低的嫩枝梢头也可作为扦插材料;同时利用两个营养杯叠加的方法,可使产苗量增加近两倍,大大加快扦插繁育速度。
本文通过对刺槐优良无性系抗旱性与光合速率的测定与分析,对各个无性系的抗旱性进行了比较与评价,其中,无性系8048和3-1抗旱性较强,X7、X9和X5抗旱性较差。并从所测试刺槐无性系的光合速率随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趋势,揭示了各个无性系抗旱性差异的原因,为刺槐无性系抗旱性及生理特性评价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利用热扩散式边材液流测定技术(TDP)、压力室技术等对生长在城市特定环境下的国槐(Sophorajaponica L.)蒸腾耗水规律及其调控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环境下,1)国槐树干边材液流速率日变化春季和夏季呈现双峰曲线,秋季呈现单峰曲线;液流峰值出现时间春季早于夏季早于秋季;春季和秋季液流速率峰值较夏季高,但夏季较春秋两季峰值维持时间较长。2)国槐枝条与叶片绝对含水量、水势、水容日
对苏北地区三种不同模式杨农复合经营生态系统的土壤碳、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模式土壤碳、氮含量及储量在剖面分布上,均表现出在表层相对较高,都有随土壤剖面深度增加而降低后再升高的趋势,且耕作层下层迅速降低。K、P、W3种模式深度1m的土壤碳含量变化范围0.64~15.27g·kg-1,全氮含量变化范围0.30~2.09 g·Kg-1;土壤碳含量与全氮含量及C/N呈极显著相关关系;lm深土壤碳储量K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影响湿地松优良半同胞家系净光合速率的生理生态因子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湿地松各家系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生境因子不一致,显著影响湿地松家系609、1077针叶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生境因子为空气和土壤水分含量,而家系464、1027、46针叶则是空气、土壤水分含量和空气c02浓度,家系101一龄针叶、508二龄针叶为空气和土壤水分含量,家系508一龄针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