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量子点纳米簇及放大技术电化学发光检测癌细胞

来源 :2016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li8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工作中,以CdSe/ZnS 量子点为发光材料,以纳米金表面DNA 杂交链式反应为放大手段,设计并研制了一种新型的CdSe/ZnS 量子点纳米簇ECL生物信号探针,实现了对癌细胞的高灵敏ECL 检测。迄今为止,该工作首次将CdSe/ZnS 量子点纳米簇ECL 生物探针与DNA 杂交链式反应放大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对癌细胞高灵敏、高选择性的检测。
其他文献
贵金属纳米颗粒具有很强的等离子体共振效应,使其具有一系列独特的光学性质。利用这些性质,我们构建了一系列分析化学新方法。比如,金纳米颗粒的消光系数(108-1010M-1cm-1)比有机小分子染料的消光系数要高3-5个数量级,故与传统基于有机小分子的比色法相比,基于金纳米颗粒的可视化检测系统往往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生物表面分析包括针对微观生物体系(例如细胞、细菌生物被膜)、生物大分子层以及生物材料表面等的物理化学分析。生物表面分析技术的应用为研究微观生物学行为、生物-药物相互作用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ime-of-Flight Secondary IonMass Spectrometry,ToF-SIMS)是一种新兴的表面分析技术,与传统表面分析技术相比,ToF-SIMS具有较高的
唾液酸(SA)作为复合糖的组成部分主要存在于大脑糖蛋白及糖脂分子的末端,介导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通讯[1]。研究表明神经系统中唾液酸化异常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症等密切相关[2]。然而,由于神经系统化学组成复杂,简便、灵敏且选择性地检测大脑中SA的方法鲜有报道。
在生命体内,细胞通常处于复杂的生物微环境中,与其他细胞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研究细胞间相互作用及信号转导,对于认识生命活动、了解疾病机理、开发治疗策略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微流控芯片以其多功能、集成化的优点以及精确的细胞操控能力,已成为细胞间相互作用研究的重要平台。本研究在微流控芯片中建立细胞共培养模型,同时基于核酸适配体构建生物传感器,并将其标记于细胞表面,实现对于细胞相互作用过程中细胞周围信
近年来在生物医学分析领域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如何在生物传感器和分析检测中的充分发挥SERS的优点尚需要在具体应用过程中精心设计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待测物的有效散射及其一致性。结合检测的多元性、高灵敏性以及简易性,以光子晶体有序微纳结构作为主要的检测载体,我们探讨了SERS信号的影响因素及其增益方法。
红细胞是一种在血液中含量丰富的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结构简单,不含有细胞核以及其他细胞器,所以其细胞膜很容易获得。提取红细胞膜应用于纳米与微米材料的仿生膜表面改性技术适用范围广,操作简便易行,所得到的仿生膜修饰的纳米材料具有稳定性好、毒性低、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因而在物质吸附、生物传感和肿瘤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工作提取了红细胞膜磷脂,实现了脂溶性量子点的细胞膜成像和人工仿生细胞
作为活性硫物质的重要成员之一,多硫化氢(H2Sn)由于其独特的生理功能最近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因此发展多硫化氢的分子识别工具去探究其在生命过程中扮演的生理角色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1]。然而,生物体系内高丰度硫醇类物质的干扰,使得高选择性多硫化氢探针的设计仍然具有极大的挑战性[2]。本研究工作基于多硫化氢的双亲核性质和加成环化串联反应原理,利用取代丙烯酸酯基的空间位阻效应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高选
量子点(quantum dot)是一种重要的荧光纳米材料,凭借其优良的光学性能,广泛应用在太阳能电池,LED显示器,生物分析及细胞成像等领域。然而,在单颗粒水平上,量子点存在严重的荧光间歇(闪烁)行为,时间刻度从毫秒到分钟不等,即荧光发射在“明态”(有荧光)和“暗态”(无荧光)之间随机转换。量子点的闪烁行为是量子点本身固有的一种性质,极大地限制了某些依赖于单颗粒追踪,单颗粒光源发射的生物和光电等领
蛋白质激酶催化磷酸化过程在调节信号传导途径中起重要作用,其活性的异常会引起细胞信号的反常,从而导致相应疾病的发生[1]。因此,构建简单、快速检测蛋白质激酶活性及其抑制剂的方法对相关疾病的病理研究、临床诊断和药物开发具有重要作用。金纳米粒子是由一个内层基础金核和围绕在外层的双电子层构成,具有生物相容性良好,电子传递能力强,表面易于进行各种基团的修饰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纳米生物等领域[2]。
单细胞的全基因组扩增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并被广泛的应用于生物学和生物医学研究。多重置换扩增(MDA)是目前单细胞全基因组扩增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拷贝数变异(CNV)与结构变异(SNV)是单细胞基因组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MDA 技术存在扩增均一度差、覆盖率低,污染严重等问题,使得MDA 很难得到精准的拷贝数变异(CNV)与结构变异(SN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