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例司法鉴定诊断为拘禁性精神障碍者随访调查

来源 :第十届全国司法精神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tgb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拘禁性精神障碍是在拘禁条件下由于环境的隔离以及心理上的压力所导致的一类特殊的心因性精神障碍,按其有无精神病性症状分为拘禁性精神病和拘禁性情绪反应,拘禁性精神障碍在服刑能力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占据较高的比例,约占15%—24%,更有报告在近年的在押犯人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该病占据了精神障碍诊断的31%,我院自2000年至2005年共接受服刑能力鉴定477例,97例诊断为拘禁性精神障碍,占20.3%,由于有关的研究较少,在分类上和诊断上又有颇多分歧,在服刑能力鉴定中往往有诊断扩大化倾向,常常发现复鉴与初鉴的诊断不一致,因此有必要对其进一步研究探讨。为此,本文对我院自2000年至2005年3月间司法精神医学鉴定诊断为拘禁性精神障碍65例进行了随访调查。
其他文献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智力损害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Wechsler创制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Wechsler Adult IntelligenceScale,WAIS)的初衷就在于有效的评估
会议
本文介绍了两起发生在河南省开封市的凶杀案资料,分析了这两起案件中精神分裂症犯罪人的两次凶杀行为。
智力因素在精神病司法鉴定中是具有相对独立决定意义的因素。某些案件责任及行为能力的判断主要依据涉案当事人当时的智力状况。在精神病司法鉴定中以疾病诊断为基础,结合智能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凶杀伤害行为4~6倍于正常人群,1故研究有无凶杀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及正常人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对于预防和干预该类患者的凶杀犯罪具有重要的意义。已有的
对于中国山水盆景起源这个学术问题,国内一直处于争鸣之中。归纳起来有4种说法。一说起源于晋代。《盆景》一书认为《南齐书》中曾记有‘会稽剡县刻石山,相传为名’,这可以
无精神病这一诊断用语在精神科临床很少使用,但是在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中,特别是涉及到刑事案件鉴定时,鉴定结论为无精神病的案例不少,为了探讨该类案件的特点,本文对238例在我中心
“无精神病”这一诊断用术语经常作为精神疾病司法鉴定诊断结论。基于鉴定结论的重要性,鉴定人做出无精神病的诊断结论比得出有精神病的鉴定结论更为慎重。为了解该类案例的有
本文介绍了诈骗罪犯罪人的基本情况及诈骗手段,分析了其伪装精神病的动机。从本案的案例中我们体会到详细查阅案情,从作案的整个过程及家属在本次案情中所充当的角色、被鉴定人
这次世界和平理事会布达佩斯会议所讨论的全部问题,都围绕着一个中心:用协商方式解决任何国际纠纷。由这个最富现实性和最有力量的思想所支配的各项决议的一致通过,就是这次
随着我国法制日臻完善,人们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案例增长迅速。对被鉴定人可能表现的伪装现象(即诈病,本文仅指伪装精神病)进行正确识别的要求益显迫切。对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