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打印制备量子点薄膜及器件

来源 :第十四届全国发光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yang0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量子点具有发光波长可调,色纯度高等特点,被认为是新一代具有应用潜力的电致发光显示材料。喷墨打印技术具有节省材料、可高效制备均匀大面积薄膜等优点,是制备全彩量子点显示的可选方法之一。但是,目前用喷墨打印制备量子点薄膜的研究较少,并且制备的量子点薄膜存在粗糙度大,均匀性差等问题。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Pr3+,Ce3+掺杂的Lu3Al5O12 样品,并结合稳态和瞬态光谱深入研究了样品在蓝光和紫外光激发下的能量传递过程。我们发现,在285nm 紫外光激发Pr3+4f5d 态下,该体系中Pr3+和Ce3+之间发生了正向-反向两步能量传递过程。
本文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了紫外LED 用新型磷灰石结构蓝色荧光材料Ca10-xSrx(PO4)6F2(x = 8,6,4):Eu2+。通过X-射线衍射、Rietveld 结构精修和荧光光谱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结构和发光性能的表征。
镧系离子的氟化物因为具有较低的声子能量和较高的折射率使其成为了很好的上转换发光材料。上转换材料可以通过吸收近红外低能光子而发射可见光区域较高能量的光子。因为上转换发光的吸收范围正好处于人体组织的光学窗口,所以使得它具有很深的探测深度、对人体组织没有光损伤,而且在细胞和组织中的自发荧光也很弱。
会议
本文通过将Eu2+掺入到Ba5Cl(PO4)3中,制备了一种适用于近紫外光芯片激发的蓝色荧光粉Ba5Cl(PO4)3:Eu2+。对荧光粉经行了X-射线粉末衍射(XRD)、光致发光、变温荧光等分析。
由于传统水热法制备PbS 量子点的粒径分布差异较大,无法有效监控粒径对PbS 量子点近红外发射的影响,因此此方法不适用于大量制备PbS 量子点。微波法被认为是目前合成量子点最简便的方法,其优点是:分散性好,效率高,可控性强。正是由于这些特点使得微波法在合成量子点中存在明显优势,可用于批量制备量子点[1-2]。
会议
通过传统的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系列单掺Ca9Y(PO4)5(SiO4)F1.5O0.25:Ln3+(Ln3+=Eu3+/Sm3+)荧光材料,利用结构精修、能谱的分析,表明了基质纯相.通过对荧光光谱的研究得到荧光材料适合近紫外激发,并且利用调控掺杂离子的含量来实现发光颜色的变化.
会议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