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馏分的加工路线优化及实践

来源 :2016年沿海沿江省市石油学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liu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析了炼厂柴油馏分构成及质量状况,在参考现有产品价格体系前提下,根据现有装置结构特点,针对不同柴油的性质,运用模型软件开展柴油馏分加工流程优化,形成最佳加工路线:①通过将部分催化柴油进提升管二反回炼做急冷油降低劣质柴油产量;②将常一线优先生产航煤的基础上剩余的常一线进催化加工增产汽油;③将常二线优先生产军柴和车柴的同时将多余的常二线进催化装置回炼增产汽油;④减一线进催化加工;⑤实施两套加氢装置反应深度梯度控制,形成柴油加氢装置组合工艺等.这些优化措施的实践表明,炼厂柴汽比降至1.11,同比下降了0.18,汽油收率同比增加了37个百分点,实现炼厂总产品价值量最大化,并确保精制柴油硫含量达到出厂产品要求,可为炼厂增加经济效益2921*104RMB¥/y.
其他文献
国产连续重整装置重整反应系统循环氢压缩机C201蒸汽高调阀错油门故障,导致C201高调阀失控,利用重整氢气增压机C202三段出口返回至重整混合进料换热器(板式换热器E201)入口流程,将重整氢增压机三段出口返回E201入口氢气代替重整循环氢,装置进行降温降量调整,反应系统维持生产,在线成功解决重整反应系统循环氢压缩机错油门故障.
某炼厂MIP催化裂化装置在喷嘴进料满负荷的情况下,为进一步发挥二反的裂解能力增产汽油,将急冷油由自产汽油陆续改为自产柴油、常一线油、常二线油.根据各急冷油工况下的生产数据进行效益测算,得出在目前市场价格体系下,常一线油作急冷油装置经济效益最大.
从某炼厂柴油组分构成、柴油加工装置结构特点及柴油质量指标角度开展技术理论分析,挖掘增产国Ⅳ车用柴油潜力.该炼厂通过调整原油结构、优化柴油组分切割温度、优化柴油加工流程、实施催化柴油"催化-加氢-催化"组合工艺、加注强化助剂、十六烷值助剂等措施,利用有限资源最大限度增产车用柴油,在没有进行油品质量升级改造的情况下,通过生产方案优化,国Ⅳ车用柴油占柴油总产量比例由25.3%提高至68.2%,取得了显著
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1.20Mt/a连续重整装置目前处于65%低负荷运行,很多工艺参数指标与设计值差别很大,轻石脑油中C6纯度一直较低,且波动较大,通过研究探索提高重整轻石脑油产品中C6纯度,以达到用作戊烷油发泡剂C6纯度不低于96%的要求.调查分析找出影响C6纯度的8个因素,并根据统计数据,结合现状调查表分析结果,确定出4个主要原因,通过降低C4/C5分馏塔(T202)塔顶压力、严格控制预加氢石脑
质量化验中心是保证石油炼化工厂产品质量的重要部门,集化验分析与质量管理为一体.本文就新建质量化验中心大楼的建筑设计理念和技术措施加以阐述,指出建筑布局形式的选用,应根据场地情况和功能需求等因素综合考虑并合理选用。化验大楼采用中间长廊式布局。各功能房间分布在长廊两侧。长廊式布局的优点是各功能相互间关系明确、连贯,且实用性较好。缺点是建筑造型相对单一,当房间进深较大时,自然采光较差。本工程通过增大外窗
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电缆在项目建设和改造中大量的施工,组成企业的供配电网.本文介绍了炼化公司电缆的选型、敷设方式、施工方法、及施工需要注意的问题,并以实例说明施工质量的重要性,线路施工中电缆线路敷设安装技术的实施对工作人员以及施工方式的设计要求非常高,只有采用科学的方法,才能保证电缆线路的畅通,保证用电安全。通过以上的阐述,电缆施工中应严格按照《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的国家标准执
加氢精制航煤银片腐蚀不合格的主要因素为活性硫化物,本文从生产环节入口,对反应脱硫、汽提等环节对精制航煤银片腐蚀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系统压降上升和精制油携带硫化氢等轻组分的措施,解决精制航煤银片腐蚀不合格问题.
通过宏观检查、材质检验、电镜检验分析、等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往复式压缩机余隙腔法兰螺栓断裂的原因,分析表明螺栓断裂并不是由于材质的问题所引起的,严重的加工表面缺陷是诱发疲劳萌生,加速螺栓疲劳破坏,使得螺栓疲劳强度降低,疲劳寿命缩短的主要原因.
按照机动车排放标准要求,国Ⅴ标准将于是2017年1月1日起在全国开始实施,在石科院的支持下,2014年9月,Ⅰ套加氢装置改用钴钼新型催化剂RS-2200,主要介绍催化剂RS-2200在实际工业生产过程中应用状况,在加工直馏柴油的情况下,新型催化剂能够满足生产国Ⅴ标准车柴的要求.
聚丙烯快餐盒因其卫生、方便等特性受到消费者青睐,市场前景广阔.国内对专用生产原料的需求也日益增强.聚丙烯快餐盒专用料对性能指标要求较高,近年来才实现国产化,逐渐顶替进口原料.目前,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宁波台塑和进口为国内原料来源.因附加值较高,这款原料为国内聚丙烯供应商调整产品结构、走差别化路线提供了一个选择.但是,该原料的市场容量相对有限,各家供应商应注重原料品质的提升、供应的稳定、区域间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