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奥陶系烃源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来源 :第十五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ves637120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盆地奥陶系有丰富的油气显示,然而其油气来源却尚不清楚.本文从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入手,结合岩石学和沉积相特征,利用类比法探讨了四川盆地奥陶系地层的沉积环境及其与烃源岩发育关系的可能性.系统采集川东南地区漆辽、綦江观音桥、西南地区长宁双河等典型剖面露头样品,进行了有机碳、氯仿沥青“A”、Ro及微量、稀土元素等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下奥陶统各组均发育厚层生屑灰岩夹薄厚不等的暗色泥岩,中统大湾组/湄潭组以下部发育灰褐色中厚层泥岩、砂-粉砂岩频繁互层、上部灰绿色页岩逐渐增多为特征;上统五峰组及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发育厚层暗色泥页岩,为优质烃源岩.重庆漆辽和长宁双河两个剖面的元素分布特征较好地反映出其纵向和横向剖面上沉积环境的变化特征.U/Th、V/Sc、V/Cr、V/(V+Ni)、Zr/Rb、Sr/Ba值显示下奥陶统红花园组沉积水体由浅变深,贫氧-厌氧的弱氧化-还原环境;湄潭组为低能,弱氧化-还原环境,水体由深变浅的水退旋回,二者烃源岩发育条件较好;下统南津关组、分乡组及中统十字铺组、临湘组以氧化条件为主的浅水环境,对烃源岩发育不利.Ba元素分布特征较好地指示不同环境中生物的发育程度,高生物产率是烃源岩发育的物质基础;从有机碳同位素、沉积相特征看,不同的沉积环境中有机质特征有较大差异,烃源岩发育不均衡;沉积环境是烃源岩发育的重要控制因素,缺氧条件尤为重要.本研究对四川盆地奥陶系油气勘探有重要指导和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油页岩的定义非常多,各个研究者都从自身研究方向或侧重对油页岩的某一性质进行定义,但通常来讲,油页岩是一种高灰分的固体可燃有机沉积岩,有机质含量较高,主要为腐泥型和混合型.众所周知,油页岩有机质丰度高是一种优质烃源岩类型.歧口凹陷油页岩在平面和空间上分布不均,歧口凹陷油页岩在西南缘沙一下、歧口斜坡沙一中-东营、北塘西次凹沙三段均有分布,以西南缘沙一下最为典型,油页岩分布面积最广,连续性好,是该区重要
页岩作为一种非常规储层,其孔径多为微纳米级别.大量研究认为页岩的微观储层特征是影响页岩储层原地含气量(GIP)及后期页岩气产能的关键因素.因此,定量评价页岩的微观孔隙体积和大小分布是国内外页岩气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页岩孔隙体积及大小分布不仅受矿物颗粒大小及组成控制,而且受有机质特征(如有机质丰度、类型及成熟度)影响.总结前人大量研究成果,认为页岩有机质成分对微纳米孔隙影响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
石油的充注改变了储层中孔隙水的化学组成,从而作为一种特殊的成岩流体对储层的化学成岩作用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油气充注可以携带一定量的有机酸,使孔隙流体的pH值降低,这对碳酸盐、长石的溶解以及粘土矿物形成与转化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另一方面它会限制流体的活动,阻碍离子间的传递,从而会抑制自生矿物的形成以及矿物间的交代和转化.大民屯凹陷源岩生烃门限大致可以定在2500m左右,在3000左右源岩处于生油高峰期
在油气地质地球化学研究中,原油化学组成及各种分子参数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基于不同参数所代表的地质地球化学信息,分别适用于诸如油/油/源对比、油气运移和充注方向确定、混源油的识别与贡献率定量、成熟度评价、源岩有机质沉积环境分析、次生蚀变评价、生物降解程度分级、油藏连通性评价等研究中.注水开发作为提高油采收率的重要手段,在水驱开采过程中,油层岩石与原油之间会发生相互作用,使得原油的组成发生变化.同时
当前对烃源岩生、排烃的研究表明排烃效率可以高达80%~90%,这种情况下,烃源岩残余有机碳含量(TOC)和残余生烃潜力(S2)与烃源岩原始有机碳含量(TOC0)和原始裂解潜力(S20)之间存在较大差别,且二者之间的差别随着排烃效率的增高而越大.因此,在对烃源岩性质或生、排烃过程进行评价前,应首先对烃源岩原始有机碳含量和原始裂解潜力进行恢复.在对原始烃源岩进行定性评价时,残余有机碳含量和残余裂解潜力
为了更好地研究干酪根和原油在热裂解生烃过程中的动力学特征,开展了干酪根和原油在封闭体系下的热模拟生烃动力学实验.实验样品为下马岭组页岩干酪根和塔里木盆地沙22井原油,实验装置为MSSV小体积密封管热模拟实验装置,采用0.1℃/min和0.5℃/min两种升温速率,测得了各温度点样品热裂解产物的烃类组成情况,计算了各温度点的烃类产率和样品裂解气活化能,结果表明,原油裂解生气的活化能分布较分散,主峰值
吐哈盆地稠油主要分布在台南凹陷鲁克沁构造带,迄今已探明近亿吨级的地质储量.稠油作为一种潜在的烃类资源,虽因目前技术及效益水平所限,开采尚具一定难度,但作为盆地内非常规油藏,弄清稠油的地化特征及稠化原因,对盆地侏罗系原油的进一步勘探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利用原油物性、族组分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地化资料与地质、地震资料相结合,对吐哈盆地台南凹陷前侏罗系稠油的稠化序列进行了划分,并在平面和垂向上分析了不同稠化
近来年,四川盆地下二叠统天然气勘探取得突破,尤其在川西北双探1井栖霞组和川中南充1井茅口组白云岩分别获得87.6×104m3/d和44.74×104m3/d的工业气流,揭示了下二叠统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前景.利用四川盆地下二叠统最新钻井和野外露头资料,开展新一轮的下二叠统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基于最新补充气样,探讨了不同地区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的异同及成因,下二叠统泥灰岩烃源岩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成
酒泉盆地青西凹陷探明石油储量占到整个盆地的90%以上,其基底为前白垩系,沉积地层从下到上依次为下白垩统赤金堡组(K1c)、下沟组(K1g)、中沟组(K1z)与古近系(E)、新近系(N)与第四系(Q),缺失上白垩统.其中的赤金堡组与下沟组为主要烃源岩段.据沉积旋回与岩性组合不同,下沟组从下到上依次分为K1g0、K1g1、K1g2、K1g3共四段.已有的勘探展示了凹陷外有老君庙油田、石油沟油田的古近系
吐哈盆地侏罗系原油曾经被普遍认为是源自于中、下侏罗统煤系烃源岩的煤成油.根据对吐哈盆地35个天然气样品组分和碳同位素组成以及28个原油样品轻烃和金刚烷化合物的分析,本次研究重新探讨了吐哈盆地侏罗系油气的成因来源.研究表明吐哈盆地侏罗系天然气主要来自于中、下侏罗统西山窑和八道湾组中低成熟度的煤系烃源岩,成熟度主要分布在0.6%~0.9%Ro.而轻烃和金刚烷成熟度参数表明,吐哈原油成熟度为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