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生代鸟类体重估计的一个新模型

来源 :“远古生命”地层古生物学研究生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wei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重与肢骨尺寸的比例关系经常用于对灭绝类群的体重的估计,对于中生代鸟类的体重估计也不例外.但问题在于每一种模型都是在统计上具有显著意义的,而得出的结果却相差很大,尤其是根据肱骨长度估计的值与根据股骨长度估计的值明显不同(Liu et al.2012; Serrano et al.2015).模型的改进需要从体重估计的理论基础出发:一般认为肢骨的尺寸,尤其是位于近端的肱骨和股骨的尺寸,与体重相关性高是由于它们需要支撑体重.而肩带、胸骨与腰带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它们在鸟类的早期演化过程中,即今鸟亚纲起源之前,发生了重大的变化(Hutchinson 2001; OConnor et al.2015).但之前的模型从未将这些因素纳入考虑,这可能是造成估计结果偏差的原因.本文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将腰带(髂骨、坐骨、耻骨)与下肢(股骨、胫跗骨、跗跖骨)的长度同时纳入考虑之中,并将这些自变量进行筛选,以期使体重估计的结果更加可靠.结果 显示体重与髂骨长度和股骨长度的关系具有很好的预测力,得出结果与根据肱骨长度估计的结果是相近的,而单独根据股骨长度得出的估计值会偏高.
其他文献
  位于三省交界处的内蒙古赤峰市宁城道虎沟地区发育有成层性良好的湖相沉积,保存了具有丰富多样性的中-晚侏罗世陆相生态系统。本文对该地区的两个挖掘点共34 个湖相化石层
  热河生物群中的龟类化石大多属于曲颈龟类一个原始类群——中国龟科,它们以背甲低平、背腹甲韧带联接等为特征,并以辽西地区的满洲满洲龟(Manchurochelys manchoukuoen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