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MRS及行为学综合评价神经干细胞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联合治疗APP/PS-l转基因AD小鼠的疗效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h05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实验利用7T高场强1H-磁共振波谱(1H-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观察APP/PS-l转基因AD小鼠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NSCs)与脑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联合治疗后海马区的神经代谢改变,并结合行为学综合评价NSCs移植治疗AD疗效.方法 获取胎鼠海马区的NSCs,贴壁法体外扩增培养,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EGFP)转染.36只12月龄的APP/PS-l转基因AD小鼠分为3组,每组12只,(1)联合组:移植转染EGFP的NSCs至双侧海马CA1区,经侧脑室注射BNDF;(2)NSCs组:移植转染EGFP的NSCs至双侧海马CA1区;(3)对照组:注入PBS至海马CA1区.移植后6周,应用7.0T磁共振仪进行小鼠脑部海马的1H-MRS检测;同时应用Morris水迷宫定航实验测定各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取小鼠脑组织切片经EGFP-Aβ免疫荧光双标记染色.结果 移植后联合组及NSCs组小鼠海马CA1区的NAA/Cr值、MI/Cr值较对照组升高(p<0.05,p<0.01),并且联合组的NAA/Cr值亦高于NSCs组(p<0.01).定位航行试验中,联合组、NSCs组及对照组小鼠逃避潜伏期差异均有差异(p<0.05,p<0.01).各组小鼠的平均逃避潜伏期与NAA/Cr值呈负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906,p<0.01).结论 NSCs和BDNF联合治疗较单独使用NSCs能更好地改善转基因AD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7T高场强1H-MRS作为一种活体、无创的检查方法可以检测转基因AD小鼠的NSCs移植治疗后的代谢改变,结合行为学检查能够对其疗效作出更客观、有效的评价.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腹膜转移瘤的检出能力. 方法 32名经腹腔镜病理证实的腹膜转移瘤患者(卵巢癌14例,宫颈癌4例,胃癌6例,结肠癌8例)腹腔镜检查前均行磁共振腹盆腔扫描.序列包括:冠状面FST-T2WI,横断面T1WI、STIR-T2WI、EPI-DWI(b=0,800s/mm2),增强扫描横断面及冠状面T1WI.两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分别对常规磁共振扫描、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常规磁共振
目的 探讨T1ρ成像技术在淫羊藿治疗兔膝软骨早期退变中的监测作用,推测淫羊藿治疗OA的疗效机理. 方法 建立早期OA模型:将28只实验兔,随机分为A、B、C三组,A、B组各11只为处理组,右膝关节腔内注射0.5ml 1.6%的木瓜蛋白酶溶液,建立早期关节炎,左膝注射等量稀释液作为对照,C组6只为空白组.初次注药3周后对A 、B、C三组行双膝MR矢状位T2WI、3D-FSSPGR、T1ρ序列扫描,并
目的 国内外关于主动脉夹层破裂所致的血性肺动脉鞘(Hemorrhagic pulmonary sheath due to ruptured aortic dissection,HPS)报道较少,目前仅有少数个案报道和两个稍大样本的研究,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进一步探讨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对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2015年行主动脉CTA的18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
目的 探讨布鲁氏菌性骨关节炎的CT表现. 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布鲁氏菌性骨关节炎的CT表现. 结果 6例布鲁氏菌性骨关节炎的CT表现:(1)脊椎炎3例;L4、5病变2例,L4、5及L5、S1病变1例.CT表现为椎体边缘见多发不规则形骨质破坏、病灶周边增生硬化,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骨质增生,椎旁软组织肿块、椎旁脓肿、腰大肌脓肿形成.(2)脊椎外骨关节炎3例;骶髂关节炎1例,CT表现为髂骨关节面骨质破
目的 探讨年龄、性别因素对3D-ASL测量各脑区血流量有无影响. 方法 抽取本院体检、MRI及MRA均正常的体检者共64例(男性34例,女性30例)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青年(≤44岁)19例、中年(45-59岁)19例及老年组(≥60岁)26例三组,行3D-ASL检查(GE MR750 3.0T).采用Functool-ASL软件进行后处理,ROI 选取双侧对称区域的小脑皮层、丘脑核团、额叶、颞
目的 归纳总结肠旋转不良的X线及CT诊断征象,评价各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均经手术证实肠旋转不良患儿64例病例资料.其中15 例接受螺旋CT检查,64例给予消化道造影,包括上消化道造影和灌肠造影检查,分析各种检查方式诊断征象,比较各种方式临床诊断效果,并开展分析与讨论. 结果:1.上消化道造影检查:胃及十二指肠近端呈明显扩张,十二指肠降段或
目的 探讨MRI肝灌注成像定量评价兔VX2肝肿瘤射频消融后的价值。 方法 确定18只实验兔建立成功后,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和实验组(10只)。对照组8只兔VX2肝癌模型无任何抗肿瘤治疗,然后再于第3、4w 进行MRI成像,共计3次成像。实验组兔VX2肝癌模型于第2w MRI成像后次日进行射频消融(RFA)治疗,于RFA治疗后24h内、治疗后1w、2w行DCE-MRI灌注成像。于DCE-MRI灌注
目的 探讨肝静脉能谱CT血管成像中不同ASIA比例的图像效果及与对比噪声比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处理40名术前肝血管增强扫描病人的能谱CT数据,分别采用混合能量及单能配合不同Asia比例(0,30%、50%、70%)共五种方案进行门脉期相薄层重建,在工作站(AW4.4)中分别做出后四种方案单能数据的对比噪声比曲线,并分别重建最佳对比噪声比对应keV的单能图像.重建五组数据的VR、MPR图像.比较对
目的 探讨利用智能触发技术在选择不同触发位置时小剂量肺动脉CT成像中图像的质量. 方法 54例怀疑肺栓塞而接受肺动脉成像(CTPA)检查的患者随机均分成A、B、C三组各18例.其中A组监测位置为右头臂静脉;B组为气管隆突平面上腔静脉,A、B两组头向足侧扫描.C组为右房中部水平,足向头侧扫描.三组选择阈值均为100HU,对比剂总量30ml,采用双盲法分别对三组所得CTPA图像质量进行客观、主观评分并
目的 探讨常规磁共振T2WI及DWI序列对评估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反应准确性及与术后病理相关性. 方法 收集自2015-9月至2016-6月新辅助放化疗前后均于我院行盆腔MRI检查,并随后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13例.纳入标准:1、新辅助治疗前后MRI检查均采用直肠MRI扫描,包括直肠多平面小FOV的非抑脂T2WI 及横断面DWI序列;2、治疗后MRI扫描后1周内行手术治疗.排除标准:1、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