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诺邓村山地白族聚落与建筑研究

来源 :2012年中国建筑史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nosu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诺邓村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历史上诺邓是滇西著名的商业中心之一.盐井的出现和盐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诺邓村发展的轨迹,也改变了聚落发展的内在机制和模式.本文拟以其"生命轨迹"——盐业经济为切入点,研究盐井从诞生到发展的过程中,经济模式和商业贸易如何对整个聚落的布局、空间形态、单体建筑等方面产生影响.其次,结合诺邓村为典型山地聚落的特点,将其合院建筑空间和坝区白族合院进行对比研究,找出白族民居山地化的演变模式;并通过对其公共建筑和建构技术以及装饰文化进行研究,争取在更大范围内去探寻这个千年古村形成的内在因素以及各种因素的内在联系.
其他文献
南通地处南北文化过渡地带,在多文化的共同影响下形成了城市和乡村两种在民居布局和建筑思想上截然不同的民居型制.传承千年的文化载体民居随着民族自信的衰落而逐渐淡出视野
会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地处黔湘桂交界处的侗族具有悠久的历史,侗族鼓楼是侗族建筑的集中代表,作为黔东南地区的传统文化标志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结合大量田野考查成果和三维数字模型分析,从侗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龙门山断裂带沿倾向和走向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和分段性特征,通常以4条主干断裂为界将龙门山断裂带自西向东分为5条构造带,但是对沿走向的分段性特征仍未达成共识.本文利用四川区域地震台网记录的汶川地震后近10年的波形数据,采用全波形反演获取了龙门山断裂带1495个M≥3的震源机制解.通过"滑动窗"扫描方法提取不同地震类型的数量沿龙门山断裂带走向的变化曲线,据此将龙门山断裂带的震源区划分为S1—S9段.根据反
白族三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是白汉文化交融与嬗变的历程.白族传统民居装饰艺术体现了白族人民生活哲学之价值观、审美观,既包括耕读持家、知书尚礼、尊卑有序的儒学思想,又
会议
本文汇总并梳理了辽宁地区古代建筑研究的相关文献著作资料.回顾了辽宁古建筑研究的发展历程,并着重从研究对象入手,分析了当下的在研主题及研究动态.旨在阐明辽宁地区古建筑
会议
青海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就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他被誉为三江远和江河枝头,他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三江的发源地,有着中华水塔的美称,指青海省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经济结构
西辽河上游流域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源地之一,生长衍进在流域内的聚落环境如同记录着古老基因的活化石,蕴含着数千年与流域生态环境共生发展的文化内蕴.由于当代快速的工业化
会议
引言目前,用金相显微镜在机件上直接拍摄金相组织,存在着不少的困难。例如形状复杂的机件,显微镜无法平稳放置,在车间,受到机械振动的影响,使聚焦发生困难等,而不能得到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