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A椎体骨折评估的临床意义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_I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椎体骨折低诊断率是全球问题,提高椎体骨折诊断率有利于提高骨质疏松症的诊疗率.方法:217例≥50岁绝经后女性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年龄50~90岁,平均65±9.1岁.其中20例已经有其它影像学诊断椎体骨折,26例有其它部位骨折史.
其他文献
目的:现有研究指出疼痛和睡眠障碍之间存在着疼痛-睡眠障碍-疼痛的恶性循环,能够有效打断该恶性循环的方法可能会改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康复过程中出现的疼痛,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睡眠质量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恢复的影响。
目的:评价利用PIPELINE通道辅助下的mini-TLIF技术治疗腰椎退变性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9月~2012年7月间,对我院42例腰椎退变性滑脱症的患者采用PIPELINE通道辅助下mini-TLIF进行治疗并获得随访。
目的:总结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经验,探讨其手术要点.方法:从2001.5~2014.10月,我科用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127例,年龄25~85岁,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76例;左侧58例,右侧69例;车祸伤31例,高处坠落伤17例,跌伤79例.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合并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要点.方法自2010年2月至2013年12月,我科共收治21例强直性脊柱炎合并有脊柱骨折脱位的患者,其中下颈椎骨折7例(颈5-6椎骨折脱位1例,颈6-7骨折脱位6例):男性6例,女性1例,年龄40-52岁(平均47.8岁).
目的:观察11R-VIVIT肽特异性阻断钙调磷酸酶(Cn)/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信号通路对钛颗粒诱导成骨细胞分泌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和前列腺素E2(PGE2)的影响;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在脊柱骨折需手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疗效及应用中的护理要点.方法:我院从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以来,对本科共50例 其中男39例,女11例,平均年龄57.7岁(37岁-72岁),脊柱骨折需要接受手术治疗且合并有糖尿病患者须每日给予胰岛素泵治疗,接受监测治疗前后血糖变化、胰岛素用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应用过程在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控制饮食,低糖饮食,少食多餐
1.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旁入路行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胸腰椎骨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2.方法:选择35例胸腰椎骨松性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全部采用椎弓根旁入路,通过测量手术前后X线片上椎体恢复高度及后凸变化,根据术后X-ray及CT判断骨水泥渗漏情况,根据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疼痛程度.
跟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跗骨骨折,占跗骨骨折的60%,占全身骨折的2%,约75%为关节内骨折,20%-45%伴有跟骰关节损伤。因跟骨及周围解剖结构复杂,局部软组织覆盖质量差,且后遗症多,故预后较差,3-5年丧失劳动力。治疗方案个体化强,方法多不统一。
目的比较基于传统影像学资料的分型与基于3D打印技术的胫骨远端Pilon骨折AO分型,分析3D打印技术在胫骨远端Pilon骨折AO分型中的辅助意义。
目的总结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结核的方法.探讨应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结核的临床疗效及优缺点.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于2009年7月到2014年2月应用关节镜技术治疗了16例膝关节结核病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7例,年龄15-47岁,平均25.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