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甲环酸在全髋置换术后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ji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围手术期不同使用方式下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出血控制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骨科手外科收治的初次行单侧THA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男70例,女46例;年龄42~84岁,平均62岁;诊断:股骨颈骨折78例,股骨头坏死38例,均采用后外侧入路.按分层随机分组法分为A组36例,不给予氨甲环酸.B组39例,采取关闭切口前局部使用氨甲环酸注射液.C组41例, 静脉结合局部使用,关闭切口前局部使用氨甲环酸注射液,术后3h内氨甲环酸静脉滴注.比较3组术后血红蛋白指标、术后可见引流管的失血量、术后输血比例及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指标.[结果]3 组术后血红蛋白分别为A组(89.76±14.61),B组(98.5±18.5),C组(105.78±20.31),其中A组比C组血红蛋白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引流液对比A组(826±38.7)ml, B组(675.3±36.7)ml,C组(463.5±34.5)ml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输血比例A组有12例进行输血(33%),B组有5例进行输血(12.8%),C组术后无患者进行输血,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A组有2例发生深静脉血栓,(5.5%)B组有1例深静脉血栓发生(2.5%),C组无深静脉血栓发生.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局部应用+静脉滴注氨甲环酸术后能明显减少THA可降低患者失血量及输血量.并且不增加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GCT)病理性骨折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2000年3月至2015年4月之间中国骨巨细胞瘤协作组(giant cell tumor team of China, GTOC)包括天津医院、济南军区总医院、西京医院、浙医二院、南京军区总医院、内蒙二院和河北省三院7家骨肿瘤治疗中心收集的153例胫骨近端和股骨远端伴病理性骨折的原发G
目的: 探讨及总结踝关节骨折诊治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方法:我院从2011年4月-2015年6月对收治的272例踝关节骨折病例进行统计、回顾性分析,评价手术疗效,其中男 167 例,女105例;年龄19~81岁,平均40.6岁.均为闭合性骨折.手术治疗205人,评价标准治疗后负重位踝关节X片,后足力线,踝关节前抽屉试验,内翻试验,下胫腓复位宽度,腓骨是否短缩,等四个指标进行评估.
目的:探讨压疮的预防管理方法.方法:(1)三级监控制度①责任护士的监控.病人入院后,责任护士在2 h内对病人进行全面的护理体检,根据压疮的评估条件对病人全身情况进行评估.②护士长的监控.护士长根据压疮的评估条件,核实责任护士的评估与病人的实际情况是否相符、检查护理措施是否合理、院前压疮的转归情况等,并根据实际情况修订护理措施,使护理措施更合理、有效.
目的:我们致力于阐明CA12是怎样被调控的及其在椎间盘退变中的功能。方法:我们以实时定量PCR、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了81例人退变或正常髓核标本中的CA12、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HIF-2α的表达。我们在低氧条件下培养大鼠髓核细胞,并检测低氧诱导CA12的表达。为验证脯氨酸脱氢酶(PHD)/HIF-1对CA12表达的调控,我们以HIF-1α siRNA和PHD抑
目的:血管平滑肌收缩,管腔径狭窄,致使血流缓慢,局部组织灌注量不足,这种现象称为血管痉挛,它引起的组织、肌肉缺血坏死,是导致肢体功能障碍、残疾的重要原因,本文的目的是讨论大龄僵硬型足部畸形患儿矫正术后发生血管痉挛的观察和护理方法。
目的:研究体外利用多孔生物陶瓷构建组织工程化骨修复大动物小尾寒羊股骨骨缺损的疗效。方法:由小尾寒羊髂骨骨髓中分离间充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扩增,将得到的细胞进行流式细胞学表面抗原检测。将传代培养得到的第三代细胞制成单细胞悬液,接种于多孔β-磷酸三钙(β-TCP)生物陶瓷支架。将得到的细胞/支架复合体安装在灌注式生物反应器中,进行连续灌注培养28天,培养基采用成骨诱导培养基。将未接种细胞的β-TCP生
目的:探讨不同电场强度的不可逆电穿孔(IRE)对于肿瘤的消融效果以及其所引起的肿瘤免疫反应。方法:将B16黑色素瘤细胞接种于C57小鼠,制作黑色素瘤小鼠模型,应用不可逆电穿孔仪对肿瘤进行消融,通过测量肿瘤生长大小研究不同场强下的消融效果。通过CD4、CD8a免疫组化染色初步了解不同场强激发的免疫反应的强弱,从而选择最佳消融参数。
目的:综合考虑齿状突骨折及其相邻节段特点,探讨齿状突骨折的外科手术方式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手术治疗的57例齿状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6例,女11例;年龄21~65岁,平均36岁。骨折情况:单纯齿状突骨折35例,其中Ⅱ型20例,浅Ⅲ型5例;合并相邻节段不稳12例: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椎不稳16例;齿状突骨折合并C2/3不稳4例;齿状突骨折合并C1/2及C
目的 探讨颈胸结合部脊柱损伤损伤机制、常见类型、损伤节段、手术入路、手术适应症、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其重建的稳定性及术后常见并发症.方法 2011年10月至2014年12月,手术治疗颈胸结合部脊柱损伤(C7-T2)42例.行前路手术26例,后路手术11例,前后联合入路5例.对颈胸结合部脊柱损伤病例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评分
目的:探讨反向预弯钛棒治疗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6月至2013年10月,168例单节段胸腰椎压缩骨折,病例按钛棒预弯方向分为观察组(反骨折压缩方向,呈C形)及对照组(顺生理曲度组,呈S形或反C形).术后评估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矢状面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比,内固定失败率.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8.6个月(13~28个月),术后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