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元素测量新方法--生物酶传感器方法

来源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ftyf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因为水体的重金属污染在自然过程中无法降解,重金属的累积最终会对生物和环境造成极大危害,所以近年来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快速准确测定水体中的重金属元素浓度对于及时有效地监测突发污染至关重要,但是相关的分析方法一直以来都有较大困难.为了解决在野外快速测量元素含量的问题,利用生物酶技术,开发了使用生物酶传感器在野外快速测量某些特定金属元素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重金属酶能对重金属进行特异性识别。重金属酶在和重金属发生作用的过程中,会使生物中的荧光抑制基因失活,进而生物产生荧光。重金属含量越高,则抑制基因失活越多,荧光越强,这个反应过程很短,荧光显色很快。因此,可以根据荧光强度的高低,快速定量检测重金属元素含量。生物酶传感器的体积只有手掌大小,测量时间只需要2~3min,可以在野外快速测量水体的重金属含量。
其他文献
会议
本次研究以泌阳凹陷核桃园组为例,在大量观察基础上,根据颜色、结构和显微特征将研究区50块页岩划分为黑色纹层状页岩(A类)和灰色页岩(B类,包括灰色页岩、暗色泥岩及少量粉砂质泥岩)两大类,并进行了系统的地球化学测试分析,包括TOC、热解、显微组分、GC和GC-MS分析等,探讨了不同类型页岩的生烃潜力、有机质来源、保存条件及含油性特征,以期揭示湖相页岩油富集机制。
页岩气是一种储量巨大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是当前中国能源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页岩气储层埋藏深度大,试井昂贵且工程数据有限,页岩气的开采主要依赖工程经验.深层页岩气的渗流过程中,复杂的孔隙结构、微尺度效应、高温高压条件等问题都给页岩气的开采开发带来巨大的挑战.要准确地对深层页岩气产量进行预测和合理规划页岩气的开发,需要对地下深层页岩气的输运过程有更清晰的认识.为了研究储层温度压力条件下甲烷的流
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与认识,以重庆石柱地区漆辽剖面五峰组-龙马溪组31件硅质页岩样品为研究对象,综合主量元素与稀土元素等地球化学指标,结合矿物学、岩石学和古生物学等技术手段,对四川盆地重庆地区晚奥陶纪-早志留纪硅质页岩成因及形成环境展开研究。
俯冲和拆沉的地壳再循环进入地幔,可以产生地幔的不均一性.洋岛玄武岩(OIB)作为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通常起源于深部地幔,相对洋中脊玄武岩更加富集不相容元素,并且呈现出明显的地壳组分特征.因此,OIB的地球化学组成是理解深部地幔不均一性的重要手段.钡(Ba)是高度不相容元素,地壳中的钡含量远远高于地幔.本工作通过研究夏威夷洋岛玄武岩的Ba同位素组成,分析壳源物质俯冲对地幔Ba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铷(Rb)有两个天然同位素:85Rb和87Rb.经典研究认为Rb同位素在各种地质过程中不发生分馏,而高精度质谱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研究Rb这样的高质量数同位素体系的分馏提供了可能.Rb作为一个新型同位素体系,首先要建立高精度分析方法,其次需要测定其在地球主要储库的同位素组成,探讨同位素分馏机理,最后在前两项工作基础上,针对重要的地质问题展开应用.
以天然沸石为代表的多孔矿物由于具有纳米、亚纳米级的孔道结构,其晶体往往停留在纳米级,难以发育成尺寸满足单晶X射线衍射结构解析所需的微米级尺寸单晶,因而,其晶体尺寸大小成为困扰新矿物结构测定、限制发现纳米级尺寸新矿物的速度的瓶颈.过去几年,随着三维电子衍射技术的发展,三维电子衍射已成为一个非常强大的纳米级晶体结构确定新方法,它在很多方面与传统的X射线衍射技术相比,具有难以比拟的优点.结合三维电子衍射
通过检测海洋沉积物中碳、氮稳定同位素值以及C/N比值,就有可能对沉积物所在地的环境变化信息进行重建,从而可以更好地推测其环境演变过程.本研究依据ISO导则35和《一级标准物质技术规范》(JJG1006-1994),分别利用我国渤海锦州湾湿地、东海闽浙近岸和东海冲绳海槽三个“由近至远”海域的沉积物样品,研制出三种海洋沉积物碳、氮稳定同位素国家一级标准物质(GBW04701~GBW04703)。
在地球化学过程中,卤素显现出高度不相容性、亲流体性,已然成为一组重要的示踪元素.然而,由于传统测试方法的局限性(操作复杂、繁琐、耗时),准确可靠的卤素数据少有报道,尤其是针对一些卤素含量较低的地质样品.因此,开发一种简单、快速且高效的分析测试方法对于卤素地球化学的发展是极其必要的.本文改进氟化氢铵消解法,采用5%氨水提取消解后的产物中的氯、溴和碘,采用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其含量。经过试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