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儿科名中医工作室创建思路与运行

来源 :第八届中医儿科国际学术交流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wwlds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浙江省儿科名中医工作室建设中值得学习和推广的经验,探索有利于名中医工作室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方式和运行模式.方法: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的方式对浙江省儿科名中医工作室建设的实证调研,进行问题分析和经验梳理.结果:儿科名中医工作室建设的浙江模式有:群师带群徒;师生共临床;设立工作站;树立名品牌;融入中国文化.结论:浙江模式的儿科名中医工作室建设经验丰富,可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治未病思想,始于《黄帝内经》,在医学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若要小儿安,常受三分饥与寒"集中体现了"治未病".重视脾胃养护,顺应四时寒温,未病先防,这是治未病思想在儿科调护的要求.治未病思想对于小儿日常养护和防病治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目的:观察益气固本胶囊对肾阳虚诱喘模型小鼠IL-2、IL-4细胞因子失衡及免疫球蛋白分泌的调节作用并探讨其意义.方法:把96只雌雄各半的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纯蛋白组、模型组、金匮肾气丸组、益气固本胶囊高、中、低剂量共7组,记录各组小鼠模型期,体表客观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小鼠血清中IL-2、IL-4及IgG、IgE含量.比较各组小鼠间的差异性.结果:益气固本胶囊中、高剂量组及金匮肾气丸
代谢组学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因表达的终产物.代谢组学通过监测生物体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变化来反应机体的生理或者病理状态.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疾病机制、疾病诊断、以及评价药物整体药效及作用机制等.近年来,代谢组学技术逐渐被用于儿科疾病特别是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中,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带来新的契机.本文综述了代谢组学技术在儿科呼吸疾病诊断和发病机制、中医证候客观化以及中医药疗效机制等方面的应用
综述近年有关婴幼儿湿疹的治疗研究.主要从婴幼儿湿疹的局部外用药物治疗、系统疗法、光线疗法以及中医药治疗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在不同治疗策略下治疗小儿湿疹的研究进展.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探析毛细支气管炎中医风热闭肺证在尿样代谢物的变化.方法:收集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风热闭肺证20例和健康儿童(对照组)20例.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两组受试患儿的尿液样本进行代谢图谱分析,并对潜在的生物标记物进行鉴定.结果:观察组患儿与正常对照组儿童在尿样小分子代谢物表达上存在着明显差异,研究筛选出10种差异性代谢物标志,初步反映了小儿毛细支气管炎风热
目的:探讨实验性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发病机制中IL-6、IL-17和IgE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分析消风宣窍汤对这3种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用卵蛋白滴鼻建立AR豚鼠模型,将60只Hartley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消风宣窍汤高、中、低剂量组、氯雷他定组.灌胃治疗1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IgE和IL-6、IL-17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I
目的:对比研究五种临床常用于治疗感冒症状的中药口服液的抗炎、镇痛、解热作用.方法: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考察其抗炎作用差异.采用冰醋酸致小鼠扭体实验考察其镇痛作用差异.采用干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考察其解热作用差异.结果:各组中药口服液均可对抗二甲苯所致的炎症反应(P<0.05,P<0.01),蒲地蓝组、蓝芩组及双黄连组要稍优于柴桂组及银黄组;各组中药口服液均能对抗乙酸所致小鼠的疼痛性反应(P<
目的:探讨"清肝化瘀方"含药血清对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后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细胞病变及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的HELF为靶细胞,将"清肝化瘀方"含药血清和更昔洛韦含药(GCV)血清分别作用于HCMV AD169株感染的HELF,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动态观察细胞病变,MTT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结果:"清肝化瘀方"含药血清、更昔洛韦含药血清最大无毒浓度均为血清稀释度10-3.HC
目的:萝藦为临床治疗小儿百日咳和疳积的有效中药,为了建立萝藦不同部位C21甾体皂苷含量测定的方法,探讨C21甾体皂苷在萝藦各药用器官中的含量.方法:以青阳参苷B为对照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了萝藦C21甾体皂苷含量.色谱条件:Waters Symmetry C18(5-micron,4.6×250mm),以乙腈为A相,超纯水为B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20nm
目的:背景:临床上,运用滋阴泻火方可有效的延缓青春期提前/性早熟儿童的青春期发育进程.我们以青春期雌性大鼠为研究对象,探讨滋阴泻火方对大鼠青春期启动的影响以及对下丘脑mTOR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中药延缓青春期启动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方法: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CHM组、NS组,每组20只.22日龄开始,给予CHM组滋阴泻火方灌胃,NS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青春期启动前选取28日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