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随机编码源航空电磁探测的系统辨识优化方法

来源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球物理技术委员会第九届学术会议——全域地球物理探测与智能感知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qier1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系统辨识方法是以伪随机编码为发射源,从瞬变电磁数据中提取大地脉冲响应的一种主要方法。该方法同时记录高频率发射电流信号和全时航空电磁数据,然后对源信号和场信号进行相关运算,以此获取高分辨率的浅层地质信息。航空电磁探测首次应用伪随机编码作为发射源,进行大面积浅层勘探。常规的系统辨识方法会存在一定的系统误差,本文通过去除该误差对系统辨识进行优化。系统辨识方法主要基于维纳霍夫方程,构建伪随机编码源,航空电磁数据与大地脉冲响应的数学关系。航空电磁数据在数值计算上为伪随机编码源与大地脉冲的卷积,对该等式两边分别进行相关运算,将航空电磁数据与伪随机编码源的互相关结果与伪随机编码源的自相关结果矩阵化后,通过峰值匹配可辨识得到与单周期伪随机编码源长度相同的大地脉冲响应。但辨识得到的大地脉冲响应长度远远小于实际的大地脉冲响应长度,则系统误差的主要来源为未参与系统辨识的大地脉冲响应。该系统误差随时间序列增长,无噪声的情况下辨识结果与理论大地脉冲响应的相对误差最大可达到100%。定义系统辨识方法可辨识得到的大地脉冲响应为辨识值,没有参与辨识的部分为系统误差。因大地脉冲响应是呈e指数下降,可将辨识值与其时间序列分别取对数,通过最小二乘法对该数据进行一阶拟合。拟合函数延长一倍时间长度,计算出延长后的大地脉冲响应可视为系统误差,并通过卷积的方法从航空电磁数据中去除。通过数值计算,首次去除系统误差,可将辨识结果与理论大地脉冲响应相对误差的最大值下降至40%。本文通过对基于维纳霍夫方程的系统辨识方法进行了讨论,推导了系统辨识方法在矩阵求解中存在的系统误差,并通过最小二乘的方法减小了该系统误差。通过对河北张北伪随机源电磁探测试验数据进行了处理,通过实际案例证明了系统辨识优化方法的可靠性与优势。
其他文献
由于非线性和不适定性,大地电磁数据的反演极为困难。现有的反演方法以基于目标函数最优化理论的迭代算法为主,此类方法依赖初始模型选择,易陷入局部极小。基于概率论的反演方法在不确定性量化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但其对计算机有着较高的要求。受深度学习强大非线性能力的启发,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反演方法,该方法通过全卷积网络直接建立从视电阻率和相位数据(输入)到电阻率模型(输出)的映射。首先,通过大地电磁正
基于电磁波勘探原理的探测设备已经被逐渐应用于农业、地质灾害、考古、矿产资源探勘等领域,而探测设备中收发天线的性能直接影响探测的速度、深度和精度.阵列天线凭借波束可控、辐射效率高等优点正在逐渐代替单一天线成为收发天线主流形式.为提高探测精度,本研究在探地雷达天线中采用了阵列天线技术,设计了贴片天线三元阵、一分三功率分配器、移相器等器件,最终设计出了一个中心频率为2.0 GHz的具有波束扫描功能的阵列
在探地雷达的使用中,当空气与被测环境存在阻抗失配时,会引起空地界面的强反射,导致馈入地下的电磁能量大幅度减小,极大程度地限制了探地雷达的探测深度。因此,可以通过阻抗匹配的方法来有效增强馈入地下有耗区域的电磁能量,进而提高探地雷达的探测深度。针对不同被测地质环境,针对不同的被测地质环境,本研究采用位于地表的可重构阻抗匹配层,通过调节阻抗匹配层的内部结构,实现探地雷达与不同探测环境之间的自适应阻抗匹配
探地雷达作为一种探测地下目标的有效手段,具有操作简单、探测过程成本较低等优点,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及房屋建设、公路及桥梁质量检测、地下资源开发利用、地下异常物的探测等各类活动中。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探地雷达天线通常以单天线为主,但其增益较低、方向性较差,导致探地雷达的探测精度和探测效率较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采用了阵列天线技术和电磁超介质加载技术来提高天线的性能,并取得了重要进展,主要包括:
旋转导向系统是一种高度机电一体化的自动化钻井新技术,对石油天然气钻井领域应用越来广泛,相比传统螺杆系统,在井眼轨迹控制、井筒质量方面有显著优势,逐步成为面向深层油气资源开发的必备工具。针对当前旋转导向系统研究的热点和问题,总结分析了中外旋转导向系统技术特点和发展现状等,分析了高造斜率旋转导向工具系统工作原理,研究了导向工具结构设计、非接触电能与信号传输、液压单元、近钻头姿态测量等关键技术模块,并完
山区隧道施工经常遇到各类不良地质体,如岩溶空洞、注水洞和破碎带等,这些都会对隧道施工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是隧道勘察的首要探测目标。目前此类勘察工作主要由地面物探方法完成,如直流电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或瞬变电磁。但是地面方法在山区存在很大困难,在无法通达的区域有遗漏重大异常的风险。因此,本文提出半航空磁电阻率法对山体进行不良地质体快速探测。该方法基于磁电阻率法基本原理,与航空或半航空电磁法相比
物联网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地球物理仪器研制提供了技术基础,同时实现了仪器的远程采控,也成为仪器高质量、高性能的保障[1]。智能手机的普及与性能的提高,且其便于携带、充电方便等特性相较PC机更适合野外勘探工作,地球物理仪器的数据采集控制与数据预处理软件也开始向智能手持终端发展。本研究试将物联网技术融合到岩矿石频谱激电测试仪中去,结合安卓技术和华为物联网云平台设计出一款能够远程采集控制的软件。
会议
频谱激电法是在激电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根据测量所得的视复电阻率的虚实部得到振幅和相位值,从而确定地下异常体的物性特征.传统频谱激电法的频率范围多集中在低频段0.01 Hz~n×102 Hz,该频段只能反映含矿样本的基本金属物性特征,如极化率、导电性等,但不能很好地反映出灰岩、砂岩、黏土层等样本的频谱激电响应,这些样本需要更高的频段;另外目前此方面仪器存在针对性不强、笨重、成本昂贵等缺点,故而研究轻
会议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随钻电磁测井技术已成为当前最常用的地质导向和地层评价工具,随着仪器结构越来越复杂,应用范围与需要解决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围绕着随钻电磁波测井仪器的正演模拟算法也变得越来越重要。随钻电磁测井仪器的所有线圈均安装在金属钻铤表面的环状天线槽中,天线槽中充填铁氧体等磁性材料和玻璃钢等高阻耐磨材料,提高仪器的抗震性能和线圈的发射、接收功率,其电磁响应的数值模拟较常规算法更为复杂。本文针对中国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and economy,more and more ad-vanced theories and technologies appear in the process of geological engineering search.Geophysical methods are widely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