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a1和hpaB基因决定水稻条斑病菌在水稻上的致病性,但不影响在烟草上的过敏反应

来源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yewy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革兰氏阴性植物病原细菌利用hrp基因编码的Ⅲ型分泌系统(typeⅢ secretion system,TTSS)把效应蛋白(effectors)直接注射到寄主细胞中,从而导致在寄主植物上的致病性(pathogenicity)和非寄主植物上的过敏反应(hypersensitive response,HR).HR是一种快速的局部细胞程序化死亡的形式,用来阻止和限制病原菌在植物中进一步的扩展.由于HR是植物的一种免疫抗病反应,因此寻找激发HR的激发子更具有科学和实践意义.例如,从梨火疫病菌(Erwinia amylovora)获得的HrpN、从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中获得的HrpZ和从水稻黄单胞菌中获得的Hpa1,都具有激发非寄主烟草产生HR反应的特性,统称为harpin蛋白.本研究通过基因敲除方式分别获得了hpal和hpaB的单突变体以及双突变体。致病性测定结果显示,hpal突变体在水稻上的毒性减弱,在烟草上仍能激发HR;hpaB单突变体以及hpal和hpaB双突变体在烟草上仍能激发HR,但在水稻上无致病性。这暗示,水稻条斑病菌除Hpal外,还存在另外的harpin蛋白,且为不依赖于HpaB进行分泌。免疫杂交结果显示,hpaB突变后,效应分子XopQ不能通过T3SS进行分泌。这提示,HpaB控制了T3SS效应分子的分泌,从而决定病菌在水稻上的致病性。这些结果为进一步发掘水稻黄单胞菌中另一harpin蛋白以及分析依赖和不依赖于hpaB的T3SS效应分子与水稻的互作关系,提供了科学线索。
其他文献
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对青枯病生防菌ANTI-8098A的gfp基因标记菌株ANTI-8098A:pCM20在番茄植株内的定殖进行跟踪观察,测定了ANTI-8098A在番茄植株内不同部位的定殖浓度,首次确定了该菌的内生定殖特性,ANTI-8098A适宜在番茄植株内定殖,该生防菌及其gfp基因标记菌株ANTI-8098A:pCM20在根内的定殖浓度最高,从根部回收的菌量分别为8.80×104 c
吉林省是中国东北重要粳稻产区之一,而稻瘟病是当地稻作生产中为害最重要的病害.将分子生物学技术理论与传统方法结合,针对病原菌与品种互作相关信息,开展常规抗稻瘟病育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生物技术育种以及科学布局品种等工作,使当地稻瘟病研究与稻瘟病控制上升到一个新水平,为当地水稻安全生产发挥指导和保障作用.采用抗稻瘟病基因特异引物10对,对吉林省近年40份主栽品种进行特异抗病基因分子标记分析。采用吉林省
棉花枯萎病(cotton fusarium wilt)是棉花生产上危害最为严重的世界性病害之一,几乎遍及世界各主要植棉区,给棉花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棉花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萎蔫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vasinfectum)引起的,棉花枯萎病菌具有较强的生理专化性,其致病性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生态环境下常常存在差异.目前,世界上已经鉴定出8个生理小种,它们在地理
通过对0.5mg、1.0mg、2.5mg、5.0mg、7.5mg、10.0mg 6个菌量梯度的条锈菌夏孢子进行DNA微量提取研究,结果表明:DNA浓度与菌量呈正相关,0.5mg的条锈菌夏孢子可提取到69.0ng/μl浓度的DNA,达到AFLP反应需要的50ng/μ1的浓度.用该法提取了8个不同地理来源的条锈菌株的DNA,并进行酶切和预扩检测,效果理想.选择6对不同的引物组合对云南镇雄、昆明、曲靖和
从废弃的PDA培养基中分离得到一株木霉CCTA,并对该菌进行了形态学鉴定,结果显示,25℃、PDA培养72h菌落半径为47~55(-58)mm,孢子椭圆形,长(3.0)3.8~4.6(5.8)μm,宽(2.3)2.7~3μm,瓶梗长(5.4)6.9~8.5μm,宽(2.3)3.0~3.8(4.2)μm,在分生孢子梗上轮生,与孢子梗成90°,分生孢子梗顶端细胞也分化为瓶梗.对该菌进一步进行了分子鉴定
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重要植物病原真菌,常引起枯萎病,它的寄主范围广泛,可引起100多种植物的维管束萎蔫病害.目前,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蓖麻专化型在东北部分地区是一种发生与为害十分严重的病原真菌,由于其寄主与病原之间互作的特殊性,开展其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对于了解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蓖麻专化型的致病性及其变异的分子机理,
辣椒疫病是由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引起的重要的辣椒根茎病害之一,在我国辣椒生产区均有发生,严重时给辣椒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Lamour等利用RFLP技术对墨西哥7个地区的辣椒疫霉菌进行了时空遗传结构的调查和分析,发现不同地区之间的辣椒疫霉菌存在分散的异型杂交和不频繁的基因漂移现象.Silvar等对西班牙西北部地区的辣椒疫霉菌株的RAPD遗传多样性进
松干基褐腐病菌(Inonotus weirii)是我国一种重要的植物检疫性病原菌,本文首次建立了检测此病菌的分子检测方法,根据I.weirii与同属其它种的的ITS差异区域设计出一对特异性引物IW1/IW2,经PCR扩增,只有I.weirii可以得出约165bp的产物,而其余作为对照的菌株均无此特异性条带的产生,其检测灵敏度为100pg基因组DNA(25μl反应体系).此外,特异性引物IW1/IW
2010年3月在湖南常德市西洞庭管理区朝鲜蓟上发现了菌核病.病株叶片边缘萎蔫,变黄,最终掉落.里层和中心新叶萎缩,扭曲,变干.叶柄和茎髓腐烂,表面有棉絮状白色菌丝,迅速出现黑色菌核(图1),病情严重者整株腐烂死亡.为查明病因,特对病原进行了分离鉴定.将朝鲜蓟菌核和油菜菌核对油菜和朝鲜蓟进行离体叶交互接种,结果表明,朝鲜蓟菌核病菌对于朝鲜蓟叶片的致病力强于油菜菌核病菌,而在油菜叶片上的致病力两者无明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由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引起的油菜菌核病是油菜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了油菜的生产.为了解陕西省核盘菌的致病性与地理环境和寄主的关系,及油菜菌核病菌致病性的宏观分布情况,为该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于2008年和2009年分别在陕西省5个市15个县的油菜产区采集了2000株油菜菌核病菌样本,经分离、纯化后选取了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