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体捐献接受中心的成立及管理

来源 :第六届全国解剖学技术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he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于医学院校解剖学教学的尸体来源严重不足,严重影响了医学教育的正常教学和科学研究.通过遗体捐献接受中心的成立,制定捐献工作流程及规则,开展遗体捐献宣传教育等方式,完善和充实了遗体捐献接受工作.
其他文献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以促进护理教育发展为目标,探索在新形势下护理应用解剖学实践教学模式,立足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护理人才.以特色鲜明思路和理念,完善和充实护理应用解剖学实践教学课程建设的内涵.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古老的医学基础课程.长期以来因解剖名词繁多、器官的形态多变、方位关系复杂等原因,一直是医学课程中的难点.传统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常采用教科书、图谱、模型和标本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手段在解剖学教学的历史中起了无可比拟的作用.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等数字化科学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虚拟三维人体结构的软件,如3Dbody,中国数字人等.部分软件的逼真度接近了实物,也逐步应用于教学中.
目的:为加强医学影像专业学生明确系统解剖学学习目标,提高教学质量,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教学小组对实验教学实施创新实验教学改革.方法:随机选取2013级医学影像专业本科13班作为实验组,进行创新实验教学;14班作为对照组进行传统实验教学.结果:实验组实验成绩及理论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分析显示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新实验教学模式明显优于传统实验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高等学校实验室是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也负担着培养人才的重任.既要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也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实验数据分析和处理的能力.实验室工作开展的好坏,也从一定的方面反映了高等学校在教学、科研管理中的水平.如何加强管理,使之与学校的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值得认真思考.如何做好实验室的管理,认为应该从以下两点着手:做好管理制度、职责的落实,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
目前军内外许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重视建设重点实验室,一般可分三级,院校级、省部级和国家级.要经长期的人才培养和经验积累,以重点实验室为科研教学平台,不断提高团队整体师资队伍的教学科研水平.为此我院与国家民政部101 研究所联合组建了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适应新型的教学模式,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是每位大学老师的责任.解剖学是最重要的医学基础课之一,医学各专业都必须开设人体解剖学这门课,但解剖学内容较复杂,名词术语繁多,难以记忆,再加上学时有限,教师在课堂上讲述的内容很难完全消化,这就要求解剖学教学必须加强实验教学.
现代化解剖学实验室的建设,应以学生为主体,不仅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硬件设备,还要加强自主学习平台建设.目前,国内解剖学实验建设不尽相同,差异较大.为推动医学教育改革和数字医学事业的发展,2015年中国解剖学会制定了行业标准[1].我校医学大楼的整体搬迁为解剖学实验室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我们调研国内新建医学院校解剖学实验室,查阅国外一些医学院校的实验教学模式,邀请到中国解剖学会理事长张绍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院校一门十分重要的必修课,是学习其他医学课程的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数字解剖学作为人体解剖学领域一门新的分支学科已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它通过现代计算机技术将人体结构数字化,从而实现了完整的人体结构及人体的各部分器官在电脑屏幕上的三维重现.它的出现明显改善了一直以来困扰众多医学院校的尸体缺乏的问题,将多媒体教学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改变现有实验教学弊端、
目的: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将人体科学馆实物标本进行360度图像数字化,并在互联网展现,使医学生学习观察人体结构不受时空限制.方法:1、对人体科学馆各展区取景及设置其三维坐标.2、将获得的图片进行全景漫游生成和处理工作.3、将具有每一实物标本360度拍摄、建模,并后期各种格式的合成、保存.4、建立虚拟仿真人体科学馆(全景).5、建立数据库,保存资料,进行推广.结果:建成拟现实交互式人体科学馆在学习研究和
目前我国医学教育面临严重的标本紧缺,而志愿捐献遗体是我国目前医学所需标本的重要来源.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精神文明的快速建设,志愿捐献遗体接受站建设也应相应地从各个环节加强和完善志愿捐献遗体接受工作,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工作效率,以促进遗体捐献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