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癌前病变辨证规律及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

来源 :第十届全国中医暨中西医结合乳腺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83727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强对乳腺癌前病变的辨证诊治需要丰富、健全对乳腺癌前病变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规律的认识.本文目的是对乳腺癌前病变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规律加以完善,探讨在癌前病变阶段中医辨证分型与CDFI,BI-RADS分级的相关性。
其他文献
在以往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辨证分型标准的临床研究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揭示乳腺癌术后患者的辨证分型规律,对815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统计分析,观察各中医证型在患者中的分布规律,探讨证型与患者年龄、术后病程、雌激素受体情况及内分泌治疗等因素间的相关性。
介绍林毅教授辨治乳腺癌经验.病机首推脏腑亏损、本虚标实;遣方选药病证兼顾,提倡分期论治;强调医食同源并治、重视心药并举.
目的:研究乳宁霜对乳腺增生病大鼠血清性激素的影响,探讨该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作用机制。方法:7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疾病模型组、三苯氧胺软膏组、散结乳癖贴膏组、乳宁霜小剂量组、乳宁霜中剂量组和乳宁霜大剂量组。通过雌孕激素联合制造乳腺增生病大鼠模型,造模的同时给予不同的药物进行干预.1月后观察各组大鼠乳腺组织病理学改变,并测定各组大鼠的血清性激素。结果:各药物均能显著降低实验大鼠乳腺增生的程
目的:建立具有高分辨率和稳定性的乳腺增生组织蛋白质组的双向电泳图谱,并对其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分析。方法:取乳腺增生病患者增生部位及正常部位乳腺组织,匀浆提取乳腺组织总蛋白,分别用Cy3或Cy5标记,每一对Cy3和Cy5标记样品都与一个Cy2标记的内标等量混合,上样于同一胶中进行电泳分离,经不同光激发下扫描得到不同样品的蛋白质组图谱.所获得的图谱经DeCyder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在乳腺增生病增生的组
目的:探讨乳腺原位癌的诊断和治疗,分析其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7月-2006年7月间诊治的19例乳腺原位癌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各抗体的表达率并进行分析。结果:19例乳腺原位癌占同期乳腺癌病例的6.6%,女性,平均年龄49.9岁,均由患者本人主动前来就诊时发现,平均就诊时间12.4月。其中18例乳腺原位癌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p53基因和人类
目的:探讨双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最近3年新收治的6例双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例双侧乳腺癌占同期收治乳腺癌的2.1%,均是双侧原发性乳腺癌,其中同时性双侧乳腺癌有5例。第一侧乳腺癌平均发病年龄为43.5岁,第二侧乳腺癌为46.2岁.女性,2例患者已绝经.其中有肿瘤家族史者4例,有乳癌家族史者2例。均经手术明确病理诊断,双侧病理类型相同的有2例。术后根据情况配合放化疗
对于乳腺恶性淋巴瘤的治疗,大多数学者主张采用保留乳腺的肿块切除术,辅以术后放疗和化疗。乳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行为较惰性,本病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仍是远处播散,常见的播散部位是对侧乳腺、脑、肺、肝及远处淋巴结,化疗是减少远处播散的重要手段。肿块较大者可加以放疗。本文对1例乳腺原发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治疗结果进行了介绍。
本文论述了早期乳腺癌的现代新概念,提出了乳腺癌早期诊断策略,包括乳腺自查、乳腺癌危险评估、早期癌非特异性临床表现、特殊辅助检查,进一步阐述了乳腺癌早期诊断在乳腺癌防治策略中的重要地位。
目的:分析70岁以上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我院2003年7月至2006年7月间诊治的28例70岁以上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全组28例70岁以上老年女性乳腺癌占同期收治乳腺癌患者的9.8%。发病年龄为70~93岁,平均年龄78.2岁,67.9%的患者并发其他疾病,71.4%以乳腺肿块为首发症状,50.0%原发于外上象限,发现乳房异常至就诊的平均时
目的:分析炎性乳腺癌的临床诊断难点。方法:收集我院近3年间治疗的5例炎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及诊断难点。结果:炎性乳腺癌在流行病学上有不确定因素、临床特点。易与乳腺炎等其他疾病相混淆而导致误诊、诊断上没有独有的特征等均是炎性乳腺癌正确及时诊断的难点。结论:非中青年、非妊娠哺乳期妇女的乳房疾病必须谨慎对待,除常见病外尚须考虑本病的存在,而且要仔细耐心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