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威远背斜构造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及其变形机制

来源 :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58166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威远背斜位于四川盆地南部,受川西构造带、川东构造带及川南构造带影响,现今发育为大型穹窿状背斜构造,长轴为北东向,但其形成演化与其周边构造带又有明显不同。前人对威远背斜的构造几何学与运动学及其变形机制的认识存在较大的争议,因此,对威远背斜构造特征及成因机制的研究对陆内变形特征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研究威远气田的油气规律具有指导意义。本文以断层相关褶皱理论为指导,利用最新的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结合勘探井位数据及研究区露头资料,对威远背斜的构造特征进行了研究。威远背斜主要受基底构造控制,上覆沉积盖层变形幅度基本一致;二叠系底界面为一区域性角度不整合面,由南东往北西志留系-奥陶系和寒武系地层分别遭受剥蚀。基底发育双重构造导致上覆地层发生同一的褶皱变形。威远背斜的构造演化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的叠加作用,而磷灰石裂变径迹低温热年代学方法很好的约束了威远背斜及其邻区在晚白垩世以来的构造演化过程,本文分析测试了二十余个磷灰石裂变径迹数据,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数据,得出,在100-70Ma,威远背斜及其邻区发生缓慢隆升,而在70-50Ma 龙泉山南段首先发生快速隆升形成薄皮逆冲构造;50-15Ma,龙泉山南段相对平静,威远背斜东南部的自贡背斜首先发生隆升形成薄皮逆冲构造,而威远背斜直到40Ma 左右才开始发生较快速的基底隆升;直到15Ma 左右,威远背斜及其邻区又开始发生同一的隆升,威远地区隆升速度相对较快,导致三叠系地层出露地表。本文通过正演模拟来验证构造模型的合理性,其结果反映威远背斜的形成可能受基底双重构造控制,逆冲断层呈前展式发育特征,由此,得出威远背斜的构造演化模式。
其他文献
一、概述船闸和升船机是在运河或天然通航河流上,用以克服水位集中落差的两种主要过船建筑物。由于水运运价比较便宜,如在美国水运费用仅为铁路运输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因
为了定量表征泥页岩储层吸附页岩气的能力,在泥页岩样品有机碳分析、X 衍射全岩分析和等温吸附实验的基础上,建立泥页岩储层有机质、粘土矿物和其它矿物等三种组分吸附页岩气
会议
在做这期专刊之前,北京一名今年参加高考的考生对记者道出心里话--“不要再炒高考了,让我们静一静吧.”rn很同情这些考生们临近高考时的焦虑心态,在学校、家庭的压力之外,社
  方斗山构造带位于川东高陡构造区,由于构造条件复杂,钻探程度低,目前对其研究成果主要停留在地表、地貌特征研究,缺乏精细的地下构造解释和成因机制上面的分析。本文以高分辨
会议
成煤原型盆地经构造运动遭到改造后,煤岩也发生变形或变质作用,煤藏可能被抬升剥蚀,也可能被深埋保存至今.原型盆地在成煤时具有不同的基底属性、盆地结构、动力学环境及处于
本次研究以济阳坳陷已上报探明储量的致密油藏为研究对象,以6年单井累积产油差为评价标准,探讨影响致密油藏开发效果的主控因素,开展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致密油藏地质多因素综合
主持人:在2020年修订的高中生物学新课标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相关内容被纳入课程体系,我们该如何理解这一安排的意义?rn李亦舒(河南大学卓越教师班):新冠肺炎相关内容纳入
期刊
本文综述了页岩油储层中的有机孔隙与无机孔隙具有不同的发育规律和演化特征,对油气具有不同储集和吸附特性.研究了定量表征有机、无机孔隙的贡献,有助于认识页岩油储层孔隙
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extraskeletal myxoid chondrosarcoma,EMC),也称软骨样肉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软组织肿瘤,不到软组织肉瘤的3%。EMC具有多向分化潜能,最新的WHO软组织肿
本文研究了松辽盆地梨树断陷营城组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其改造实验,指出梨树断陷营城组致密砂岩储层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较低,储层物性差,成岩作用多样。压实作用是储层致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