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博白地区绿珠断裂带构造形迹特征及古应力分析

来源 :中国地质学会2017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vy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的基础上,将石埔-容县断裂通过调查区的部分称为绿珠断层.绿珠断层是博白-岑溪断裂带北西支石埔-容县断层(1∶20万灵山幅区调报告将其通过测区的部分称为顿谷断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横穿断层带的三条地层-构造实测剖面及相关地质观察点,对断层带构造变形特征进行了详细观测,收集了相应断层滑动擦痕矢量数据并采集断裂带流体包裹体样品.重点对断裂带构造形迹进行分析,利用Delvaux设计的古应力恢复软件进行古应力反演计算,结合流体包裹体测温数据及区域动力学机制对区域地质构造演化进行讨论.
其他文献
二连盆地是在天山-兴蒙华力西褶皱系基础上发育的中新生代内陆盆地,由川井坳陷、乌兰察布坳陷、马尼特坳陷、乌尼特坳陷、腾格尔坳陷和苏尼特隆起等6个二级构造单元组成.巴润铀地段位于马尼特坳陷西部的塔北次级凹陷西段,产出的巴彦乌拉铀矿床,是典型的古河谷砂岩型铀矿床,具有矿冶开发成本低、绿色环保的优势,因此,对巴润地段进行铀成矿特征及潜力分析,对于今后的铀矿地质勘查及矿冶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研究12种多孔矿物材料对脱氮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筛选出能够促进菌株生长的一种硅铝系陶质多孔矿物材料W。利用W对脱氮除磷菌株PM3进行固定化,对比研究了游离菌株与固定化菌株对模拟生活污水的处理作用及机理。
本文研究了利用纳米材料改性制备的新型耐高温复合清洁压裂液,分析了纳米材料在粘弹性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作用机理,纳米材料与胶束分子形成一种新型胶束-纳米颗粒交联网状结构,从而提高整个压裂液体系的耐温耐剪切性能,并对其未来进一步强化改性清洁压裂液性能提出了建议。
伊毛缟石是一种具有纳米管状形貌的含水铝硅酸盐矿物.它的典型化学组成为(OH)3Al2O3SiOH.单壁伊毛缟石管可视作卷曲的三水铝石片,其内部原有的铝羟基被原硅酸根(O3SiOH)所取代.伊毛缟石管长约几百纳米到几微米,管内/外径约1纳米/2-3纳米,管内表面为Si-OH,管外表面为Al-OH.伊毛缟石广泛分布在自然界水分充足的富硅环境,但其中间体(原伊毛缟石)很少被报道.由于伊毛缟石颗粒极为微细
火山作用是推动生命诞生的造物源泉,火山喷发气体中的羰基硫化物可以通过反应生成链状肽,进而产生蛋白质.原始海洋火山爆发过程中,除喷发出大量火山气体外,还会产出大量的粘土矿物.由于淋滤作用,这些火山灰或矿物被带入到原始海洋中,导致粘土矿物在原始海洋中广泛分布.由于粘土矿物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表面电荷性,原始海洋中的粘土矿物通常与有机质结合在一起形成粘土-有机复合体在大洋底沉积.大量研究通过模拟海洋沉积
石油储层微孔道内的流动机理与流动特性研究对探索致密油藏运移机理和提高低渗油田原油采收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目前关于石油在微纳米尺度孔道内及缝隙内的流动状态、流动机理及流动规律尚十分不清楚,关于低渗透储层内流动呈现达西非线性特性并存在启动压力的原因及机理还存在不同的观点.本研究首先分析了致密油充注过程中的阻力效应,认为从地质的时间尺度上来看,致密油充注过程是十分缓慢的,像达西方程这类动力学模型是不
坦桑尼亚境内东南部,2013年详查的某煤矿床埋藏于东非大裂谷边缘向斜盆地,地形标高900-1000m,向低400余米、裂谷轴部的湖泊缓倾斜产出,湖相疏松层基岩构造裂隙是主要容水裂隙,在降水稀少的干旱地区被勘探工作揭露,查明该碟形蓄水向斜是断陷湖泊演变历程的产物.矿区构造裂隙水形成机制、水文地质特征对同类煤田具有范例意义,也是当地裂谷一段演变史记录.
孟村井田地质构造处于鄂尔多斯盆地南缘紧邻渭河断陷带,天环坳陷东侧紧邻伊陕单斜旬邑坳陷区,称彬县-黄陵坳褶带.按照GB482-2008要求,在孟村煤矿4号煤层中采集了15个样品.运用光学显微镜、低温灰化-X射线衍射仪(LTA-XRD)和带能谱的扫描电镜(SEM-EDS)等手段对样品煤岩学征、矿物学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样品中显微组分以惰质组最多(68.62% ),镜质组(26.56%)次之,壳质组(
陆海结合带活动断裂研究是陆海统筹综合研究推进的表现,针对渤海海峡南部陆海结合部位活动断裂分布特征,运用地应力测量技术研究其活动性,可为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南出口选址提供技术服务。
本文收集整理了迄今为止查阅到的水压致裂法与套芯解除法地应力测量数据,采用实测地应力值扣除重力影响的方法对中国大陆及其各活动地块、南北地震带地壳浅部构造应力量值和方向特征开展了深一步的研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