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融碱分解硅酸锆的机理研究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十届青年学术论坛暨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首届(2016)冶金反应工程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9033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工业对锆的需求日益增长,碱熔法作为处理硅酸盐型锆资源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目前在工业上通过碱熔融处理锆英石的产物中存在的含锆的难溶硅酸盐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本研究以合成的硅酸锆为研究对象,通过X-ray衍射、拉曼光谱、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热重分析等多种手段研究ZrSiO4在不同碱熔融环境下的转化行为及反应机理,为高效分解锆英砂、提取其中有价金属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主要取得以下结果.(1)在Na2CO3焙烧反应中,Zr-O-Si难以被完全破坏,产物硅酸盐中[SiO4]4-四面体始终呈孤岛状排布.在NaOH和KOH熔融反应中,ZrSiO4中[SiO4]4-四面体微结构单元的部分Si-Onb断裂,Zr以非晶态氧化物形式与Si分离,在升温过程中转化为四方晶系的ZrO2,与碱反应生成锆酸盐.Si与熔体中的OH-成键形成硅烷,然后脱水缩合形成以Si-O-Si键连接的多聚体硅酸盐.熔体碱性越强,同一[SiO4]4-四面体中有越多的Si-Onb被破坏,能在更多空间方向上形成Si-O-Si,从而使产物结构随熔体碱强呈现规律变化:Na2CO3熔融产物为岛状结构(Qo)的硅酸盐Na2ZrSiO5,NaOH熔融产物为链状结构(Q2)硅酸盐Na2SiO3;KOH熔融产物为层状结构(Q3)硅酸盐K2Si2O5.(2)在ZrSiO4表面吸附的OH会与Zr发生缺陷反应使Zr化合价在碱熔融反应初期下降.熔体阳离子的碱性促使这种反应强化,使得碱性较强的KOH熔融反应初期出现K2ZrSiO4,造成有效碱量下降和含Zr硅渣的产生.(3)在NaOH和KOH熔融反应中,ZrSiO4表面的Si-O键断裂后与Si成键的OH使Si比Zr更易溶入熔融态的碱中,随后通过Si-OH间的脱水缩聚在反应体系的固一液界面处以可溶性硅酸盐形式富集,实现了s忆r的分离.随熔体碱性增强,[SiO4]4-四面体中Si-Onb破坏加剧,Si原子可以和更多的OH成键而溶于熔融碱中并富集在固一液界面处.随着反应进行,扩散作用使Zr逐渐扩散至液相,固一液界面处Si/Zr再次趋于原始比例.而Na2CO3碱焙烧反应中,同样条件下Zr-O-Si不能完全破坏,无法形成易溶于熔体的中间产物,Si不能溶出,Si/Zr分离效果差.
其他文献
随着南河沟开采深度的增加,地压显现、岩爆等岩石失稳现象频现,这样一来就间接的增加了井下矿石的开采难度,与此同时二次支护成本也呈递增趋势,使得原矿生产成本也随着增加,本文详细的介绍了现场耙道失稳形式及原因,并通过理论和实际情况论述了巷道支护控制方法,为后续采场支护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以保障矿山安全生产,进而提高矿石回收率,最大限度回收矿产资源,为企业持续化发展奠定基础。
当前国产LNG用镍基低温焊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无法同时满足强韧性要求.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对自主研制了3种NiCrMo系焊条熔敷金属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等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熔敷金属主要由奥氏体以及晶界间析出物构成,晶界间存在的低熔点共晶物,增加了沿晶裂纹,使得熔敷金属的拉伸、冲击和弯曲性能有所降低.随着合金含量的升高,强度和硬度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焊缝金属根部硬度大于表面.适量提高
采用变极性穿孔等离子焊接工艺实现了5mm厚船用铝合金立向上位置焊接,并进行了接头的组织和力学性能分析.接头抗拉强度达到298MPa,延伸率达到9.7%,性能良好.接头金相观察结果显示:熔合区为粗大的等轴晶组织,但焊缝区大部分为胞状生长的柱状晶组织,呈对生生长并在焊缝中心处相遇.焊缝区的显微硬度低于母材部分,且中心处最低,这与胞状树枝晶的对生生长导致杂质在焊缝中心处富集而导致该部分显微硬度下降.利用
会议
连续流变挤压技术具有工艺流程短、产品性能优良等优点,本文论述了该技术基本原理及其在制备高性能铝合金线材中的应用.连续流变挤压制备的Al-Ti-B细化剂的细化效果优于国外细化剂,且制各成本明显低于同类产品;制备的Al-Sc-Zr耐热铝合金导线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导电率分别为223MPa、7.1%和60.5%IACS,长期运行温度达到230℃,抗拉强度与导电率分别高于日本耐热铝合金导线(IEC 6200
会议
合成了一种新型萃取剂2-乙基己基-1-(2-乙基己基氨基)-丙基磷酸酯(BEEAPP,缩写为B)[1],并在硫酸介质中提取和分离锆铪.研究了锆铪体系混合平衡时间、平衡温度、酸系浓度,稀释剂及反萃条件因素影响,以确定最佳分离条件.计算得到了实验热力学函数值(△G,△H,△S,表明锆铪的分离过程是放热反应.实验萃取分离得到的络合物确定为ZrO(HSO4)2·3B和HfO(HSO4)2·2B.实验进行了
The 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of heavy rare earths (REs) using newly synthesized α-aminophosphonic acid extractant 2-ethylhexyl 3-(2-ethylhexylamino)pentan-3-yl phosphonic acid (HEHAPP, HA) in n-hepta
本文采用钠盐添加剂强化高铁铝土矿铁的还原及氧化铝的拜耳法溶出效果,实现了高铁铝土矿中铁、铝的高效分离和分步回收.实验结果表明,对高铁铝土矿配加钠盐添加剂后,在还原温度1050℃、还原时间60min、磁选强度1000GS的条件下,磁性产品TFe为88.17%,铁回收率达92.75%;采用拜耳法溶出工艺可以实现对非磁性物中铝的高效提取,在浸出温度为240℃、浸出时间为60min、苛性碱浓度为240g/
采用超声辅助电沉积方法将Ni-Co/ZrO2纳米复合镀层电镀到铜板表面。通过LSV(线性扫描伏安),EIS(交流阻抗),SEM(扫描电镜),EDS(能谱仪)研究了超声对沉积过程和镀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镀液中纳米粒子的加入没有引发其他副反应,而且能够对镀液中的析氢反应产生抑制作用,当加入的纳米粒子浓度达到15g/t时,纳米粒子对镀液中发生折氨反应的抑制作用最强,而超声的加入增强了纳米粒子的这一效
随着超细铜粉应用领域逐渐广泛并且对其特殊性能研究的深入,大大推进了这些领域的发展.本文在参考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深入了解超细铜粉的制备及特点,主要研究了在碱性环境下,以纤维素作为还原剂,利用高压水热反应釜,还原CuO制备获得超细铜粉.系统考察了水热温度及还原时间等动力学参数对CuO还原过程的影响,并借助XRD、SEM以及粒度分析仪等测试手段对所获得超细铜粉进行物相组成、微观形貌以及粒度进行表征和分
针对目前从氟碳铈矿中萃取分离铈(Ⅳ)/钍(Ⅳ)/稀土(Ⅲ)所需昂贵进口萃取荆Cyanex 923,用TBP分离铀(Ⅵ)/钍(Ⅳ)需要在高酸介质中进行且TBP的水溶性大,传统萃取剂MIBK在锆(Ⅳ)/铪(Ⅳ)分离工艺中溶剂损失大、环境污染严重和操作条件差等问题,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含氨基中性膦类萃取荆并对上述问题展开研究。结果表明,该类萃取剂对铈(Ⅳ)、钍(Ⅳ)均有较强的萃取性能且铈(Ⅳ)>钍(Ⅳ),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