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GPSO3大气臭氧探空系统

来源 :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58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促进我国大气臭氧探空业务化进程,我们研制成功国产新型GPSO3大气臭氧探空系统,进行了为期一年多的探空试验,共施放了100多次.多项试验结果的分析表明:(1)新型GPSO3大气臭氧探空系统运行稳定;(2)各项技术指标达到了大气臭氧探空业务的要求;(3)探测精度与国际通用臭氧探空仪相当.
其他文献
本文用大量事实分析研究了哈尔滨市三年来空气质量与天气形势的关系,总结出哈尔滨市冬春两季的污染主要天气形势特征,研制了哈尔滨市空气质量天气图客观预报方法.
本文利用1999年冬季在北京南郊进行的大气边界层探测资料,分析得到了雾气过程中大气边界层的风速、温度和湿度廓线的结构特征及其随雾气变化的演变规律,同时对比了辐射雾和锋面雾两种不同雾气过程的大气边界层结构差异.得到的结论对于加深人们对雾的认识,建立北京地区雾的预警服务系统,减少雾对人类日常生活的不利影响,保证在京举行的重大活动(如2008年奥运会)得以顺利进行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不同平台卫星遥感、土地利用、气象观测、绿化统计等资料为主要信息源,利用GIS技术对上海城市近年(2000年、2001年、2002年)热力分布状况和绿地改善生态环境效果进行客观研究和综合分析.
针对北京地区2000年7月4~5日降水过程,本文利用MM5/WRF 3DVAR(V1.3.0,Jun.2003 UCAR)三维变分系统和MM5(V3.6,PSU/UCAR)中尺度非静力数值预报模式,通过数值对比试验研究各种大气观(遥)测资料对此次降水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同化无线电探空和高空测风资料与否对预报结果的影响最大,地面常规观测和地面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同化作用次之,对地基GPS大气总积分水
选择球根海棠的根茎和籽粒,用不同剂量Co-γ射线急性辐射处理后,在生长盛期用美国产CID301PS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不同处理叶片的生理特征和部分小气候要素.结果显示:随处理辐射剂量的增加,光合和呼吸作用被抑制的程度也增加.辐射处理总体表现为抑制效应,与根茎处理相比,籽粒种植的被辐射抑制作用较轻.
本文使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研制的三维冰雹云模式,对2002年7月11日至15日发生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一次冷涡天气系统诱发的积云活动特征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通过模拟分析,得出东北冷涡诱发的积云发展变化的一些特征:(1)积云具有复合体特征,即由多个积云单体合并发展成为积云团;(2)积云起源于低层暖湿区,由强上升气流将其抬升到高层得到充分发展;(3)东北冷涡所诱发的积云同样存在过冷液态水累积区,一般出现
生态系统健康是当今生态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和前沿性方向.本论文在生态系统健康理论基础上,以活力(V)、组织结构(O)和恢复力(R)为评价指标,对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并对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等级进行了分类.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健康指数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我国的热带雨林季雨林以及天然林分布的区域,而我国的蒙新林区和暖温带林区的健康指数低,由南到北,健康指数逐渐降低.通过森林健康指数与我国
利用973"我国重大天气灾害的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的外场试验资料,用双多普勒雷达技术和径向速度场分析方法,研究了2002年7月22~23日发生在长江流域的一次暴雨过程的α到γ中尺度结构动力特征和演变过程,探讨了暴雨的产生机理.
针对以往的对流层臭氧研究大多偏重于中高纬度的情况,2001年3月到4月中旬在较低纬度的临安、昆明和香港(在22°~31°N之间)进行了同步连续臭氧垂直分布探测实验,本文利用该实验所获得的资料分析了昆明(25.03°N,102.68°E)地区臭氧垂直分布的特征,并对实验期间发生的对流层中上层臭氧浓度增高的个例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昆明的臭氧垂直分布既具有臭氧垂直分布的一般特点,又有自己独特的分布特征
随着大气监测自动化建设项目的建成,自动气象站已开始正式投入业务运行.维护自动气象站的安全运行成了一项基础业务工作.自动气象站系统安全问题涉及范围很广,本文结合工作中的体会和本地区的情况,探讨涉及安全的三个方面的问题:室外场地防雷安全、室内电气环境安全、软件系统及原始探测资料安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