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服饰造物中的“器”“饰”共生思想研究

来源 :2010年“中国概念&创意产业”国际服饰文化暨教育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deng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服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线索和见证物,它既满足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类基本生理需求,同时也是彰显社会地位、调节社会关系、寻求情感慰藉等方面的精神追求与释放的载体.本文基于共生理论的相关原理及设计艺术的研究方法,结合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所收藏传世服饰实物进行归纳分析,归纳出传统服饰造物思想在"器"与"饰"的表现上呈现的共生表现形式为"器完不饰"、"审曲面势、各随其宜"."器完不饰"核心思想是服饰造物的基本前提下各个层次的使用价值体现;"审曲面势、各随其宜"的核心思想是服饰在满足实用基础上所追求的审美意蕴和情感诉求.
其他文献
应用淮河中游水量水质联合调度模型,分析淮河水系生态调度方案下首场洪水时的淮河污染物运移情况,并与实际调度比较.结果表明,生态调度相对于实际情况,洪峰减小,洪峰出现时间推迟,流量曲线平缓;生态调度对第一场洪水时水质有所改善,大部分断面的氨氮浓度峰值较实际情况有所下降,污染物浓度曲线下移;但是生态调度情况下水质改善是以时间换空间,小峰值污染历时在部分断面将有所延长.
流域生态健康研究是当前颇受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利用14个关键指标,选取淮河干流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水生态健康状况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水量不是淮河干流水生态退化的主要制约因素,水污染是淮河干流水生态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此外,淮河下游水资源利用程度过高,挤占生态用水比例明显.上述评价结果可为淮河流域水生态保护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基于惠民县化肥、农药的不合理利用,集约化养殖业(水产养殖、畜禽养殖)的污染物排放及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及废弃物造成的面源污染日益加剧现状,采用加大宣传、政策扶持、有效技术支持及适宜的技术模式等加以综合治理,以促进循环农业、低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商丘市旱涝灾害频繁,河道管理任务较重,威胁沿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分析影响河道管理的因素,从宣传、规划、整治建设等方面提出对策,维护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秩序,确保商丘市骨干河道安全运行,城市经济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
本文回顾了商丘市建国60年来治水历程,总结商丘水利建设在服务农业、保障民生、支持经济方面取得的成绩,按照"四个重在"的发展理念,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实地考察了华丝并做了案例分析,发现:"桑迪丝"商标启动后二十多年难于发展,既有前国企问题,又有HRM上的欠缺,还有决策者在品牌战略与产品创新上的认识问题.作者提出从海内外招聘CEO级管理人才、提升决策者品牌战略意识、贯彻"才职匹配"、根据市场特点启动品牌战略、引进高级设计师、大力创新与研发、在市调基础上找准品牌定位等建议,推动华丝未来5~10年有突破性发展.
本文从中国传统服装特别是传统婚礼服中挖掘其设计美感及蕴含的文化意义,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的设计作品及理论,大胆运用了中国画的分类方法将当今中式婚礼服分为三类:写实、写意、写实与写意结合地表达中国传统文化,认为现阶段大部分设计还是处于写实运用这一阶段,而将传统的意境和设计手法再现的设计表达并不多.笔者认为这是设计的一个突破点,对此,有针对性地提出将中国传统婚庆文化中的寓意和意境运用到中式婚礼服的设计中,
在21世纪,多元的文化观已为大多数人所认同,中国传统民族服饰是人类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全人类共享的宝贵文化财富.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传统服饰文化的优势,不断发展创新设计观念与手法,重塑适应时代要求的中国服饰文化,振兴中国民族服装业.
民族服饰所蕴藏的文化内涵是世界文化多样性中不可或缺之部分,当关注它时,可以带给历史的联想和很具差异性的文化联想,这是它的魅力所在,而时代的脚步在向前迈,在现代服装设计呈多元化格局的今天,全球文化冲撞越发激烈,服装设计师们在世界各民族文化中捕捉灵感,文化大融合现象在近十年的服装中不断出现,说明了21世纪的今天,东方、西方不可能孤立的生存,跨文化跨地域的互动合作,才会带给设计师更多的启发和创意,民族服
本文立足于传统服饰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探讨在现代社会环境中被民众喜闻乐见,经年日用的可能性.提出必须以正确历史观看待文化遗产的时代限制性,并以主要篇幅从精粗扬弃、商业实现、形式创新等三个角度,分别剖析其融入现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工业文明比照下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改进提升的人文依据.从而提出了鲜明观点,即文化遗产从博物馆、故纸堆、乡村坊间走出后的再生,不能凭借单纯的情感冲动,也不能依靠盲目的良莠铺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