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溶液中蛋氨酸与一种长烷基链季铵盐对铜的缓蚀复配增效作用研究

来源 :第七届海峡两岸材料腐蚀与防护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ter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蛋氨酸(MET)是一种绿色环境友好型铜缓蚀剂,然而其单独使用缓蚀效率并不高.本文采用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考察了0.5mol/LHCl溶液中环境友好型缓蚀剂蛋氨酸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铜的缓蚀复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蛋氨酸与此长烷基链季铵盐复配使用时,能使铜的自腐蚀电位负移,对铜电极的阴极腐蚀过程存在抑制作用,相比各自单一配方,具有较好的缓蚀协同作用.实验还发现,温度对复配后的缓蚀效果影响较大,温度升高缓蚀效果下降明显.
其他文献
利用失重实验、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交流阻抗测试(EIS)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方法对吡哌酸(8-乙基-5-氧代-5,8-二氢-2-(1-哌嗪基)吡啶并[2,3-d]嘧啶-6-羧酸)、左氧氟沙星((±)-9-氟-2,3-二氢-3-甲基-10-(4-甲基-1-哌嗪基)-7-氧代-7H-吡啶并[1,2,3-de][1,4]苯并恶嗪-6-羧酸)及环丙沙星(1-环丙基-6-氟-1,4-二氢-4-氧代-7
细节疲劳额定值DFR常被用来描述疲劳强度,而疲劳缺口系数K,能够描述缺口对疲劳强度的影响.本文采用当量加速环境谱对LY12CZ铝合金材料进行了不同年限的加速腐蚀试验,并对腐蚀后的试件进行疲劳试验.根据试验数据,对不同腐蚀年限下试件的疲劳缺口系数Kf和DFR值进行了计算,并研究了其随腐蚀年限变化的规律.
本文利用虹吸缩放管喷枪控制微量送粉方法,送粉速率通过虹吸管的末端直径和移动速度控制,制备了单个金属铜颗粒在不同基体(铜、碳钢、纯铝)上的沉积试样,并利用扫描电镜、金相分析等表面微观分析方法,研究了单个颗粒在基体上的变形和沉积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颗粒以不同角度撞击基体,变形和沉积的几率不同,垂直撞击沉几率最高,偏移垂直角度越大,结合缺陷越大,沉积几率也越低;铜、碳钢和纯铝由于硬度和表面氧化程度不同,
钢筋混凝土构件快速腐蚀工作站,能够完成多种腐蚀环境的快速模拟试验.可以给出物理,化学,电化学,电磁学,等多种检测分析数据.所作的加速试验与传统的暴晒试验有很好的一致性,可为工程检测提供可靠的依据.
论文综述了毒性铬、镉镀层的替代涂镀层技术,介绍了北京科技大学依据非晶化提高耐蚀性、纳米化提高耐磨性的思想开发的具有耐蚀耐磨综合性能的非晶/纳米复合结构涂镀层技术.
本文主要应用动电位极化及电化学阻抗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钼酸铵对AA6061合金3%的氯化钠溶液中的缓蚀性能以及它和葡萄糖酸钙的协同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钼酸铵能抑制AA6061合金的腐蚀行为,同时与葡萄糖酸钙有很好的协同作用.钼酸铵的缓蚀作用随着浓度及浸泡时间的增大而增大,其主要作用是抑制了铝合金的阳极反应,是阳极型缓蚀剂.
通过电化学交流阻抗法对在3.5%NaCl溶液中浸泡的热喷涂锌涂层和锌铝涂层进行测量,分析并比较涂层的涂层电阻Rc、涂层电容Qc以及电荷转移电阻Rct等电化学参数,研究其防腐蚀性能,同时结合腐蚀产物的X-射线衍射及涂层腐蚀后表面形貌分析,深入研究锌及锌铝涂层的自保护效果及机理.
采用电化学阻抗谱、极化曲线和溶液表面张力分析研究了3.5%NaCl溶液中钼酸钠对碳钢的缓蚀性能及其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的协同缓蚀作用.结果表明,溶液中加入1-10mg/L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可以使溶液的表面张力显著降低,并对碳钢电极具有一定的腐蚀性;钼酸钠与SDBS复配后对碳钢电极具有一定的协同缓蚀效果,说明溶液表面张力和金属/溶液界面能的变化可能对金属的腐蚀过程及缓蚀剂的作用过程产生影响
搪瓷钢的氢扩散系数D与TH值成反比,D愈小,TH值愈大,抗氢致鳞爆性能愈好.本文研究了表面镀镍与否、试样厚度、充氢溶液中硫脲含量和充氢电流密度等各种因素对T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粗磨、不镀镍,也能测出稳定的TH值.当试样厚度d从0.25 mm增至0.6 mm,TH值线性下降;d≥0.6 mm后,TH值保持不变.升高电流密度、增加硫脲含量均使TH值下降.
利用慢应变速率实验研究了921A钢海水中不同阴极极化电位下氢脆敏感性的变化趋势,并结合三维视频和扫描电镜进行断口观察分析.结果表明:最大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裂强度和氢脆敏感性没有相关联性.但随阴极极化电位的负移,921A钢的韧性指标和断面收缩率降低且氢脆系数增加.在极化电位负于-0.960VSCE,921A的氢脆系数显著增加约至20%,并出现了准解理断裂的特征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