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潜在滑移面关键单元岩体限制性剪切蠕变特性及模型研究

来源 :第14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暨工程安全与防护专题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aydedao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自行研制开发的限制性剪切蠕变细观试验装置与软弱煤岩细观力学特性测控软件,对边坡潜在滑移面关键区红砂岩进行了系统的限制性剪切蠕变试验研究,分析了红砂岩在不同载荷水平作用下的限制性剪切蠕变特性.提出了一种表征岩石渐进式破坏蠕变特性的非线性塑性元件模型PFY,并建立了可反映岩石内部渐进破坏特性和蠕变失稳机制的变参数限制性剪切蠕变模型及可表征砂岩限制性剪切蠕变特性的本构方程,给出了模型参数的求解方法.最后,结合试验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了拟合和取值,分析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模型参数对蠕变失稳时间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边坡关键单元岩体的上覆岩层自重和最大允许限制性剪切蠕变应变量对岩体的渐进性破坏和蠕变失稳起到主导作用;幂函数能够较好地拟合蠕变速率的变化规律;新模型理论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较好,蠕变失稳时间的模型计算值与试验值误差较小,验证了新模型在描述岩石限制性剪切蠕变特性方面的合理性;对于剪切蠕变失稳时间,模型的粘性系数η2最为敏感,其次是加速点应变γa,最后为渐进性破坏系数β.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顶板自然崩落规律的应力响应,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建立三维矿体模型,对工程开挖情况进行模拟计算,分析开挖过程中围岩应力的变化情况,得到:(1)当采场进行拉底开挖后,围岩应力发生重分布,最大主应力在空区四周附近集中分布.(2)在空区的周围存在应力松弛的区域,随着开挖面积的不断扩大,空区周围的应力松弛区不断扩大,竖向应力的应力减小区扩展到采场的整个顶板,水平应力的小应力区出现在空区顶板中央对称分布.
鄂西北山区变质片岩广泛分布,近年来该地区诸多高速公路发生了滑坡灾害,研究该类滑坡成因机理对于确保高速公路建设及运营期间的边坡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以谷竹高速14合同段K81+100~K81+500滑坡为例,首先,通过现场地质调查、勘察及地表位移监测,发现该滑坡为大型顺层基岩滑坡,滑坡边界、滑面、剪出口等特征明显,滑坡存在深层和浅层两级滑面,深层滑面平均深度约为40m,浅层滑面与深层滑面的距离约为15~
采用注浆模拟试验、数值分析及理论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了在矿山深部回采工程中采用注浆技术形成人工矿柱的注浆量、x轴(y轴)方向扩散尺寸、扩散高度(z轴方向扩散尺寸)及抗压强度等参数预测计算模型,并设计试验对其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由这些参数预测计算模型计算的注浆量、x轴(y轴)方向扩散尺寸、扩散高度(z轴方向扩散尺寸)及抗压强度的理论值与试验实测值间虽分别有10%、5%、15%及10%左右的差异
在温差较大的区域,温度是诱发薄型危岩崩落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考虑温度与应力联合作用下对危岩稳定性的影响.首先基于传热学方法,将x,y两个方向的温度传递分别进行计算,然后通过叠加原理建立了危岩体内温度场和危岩主控结构面处的温度应力解析计算方法.考虑温度应力,危岩体自重、地震和裂隙水压力联合作用下,基于断裂力学,建立了危岩主控结构面的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方法,并根据危岩主控结构面的联合应力强度因子和断裂
岩体经受自然冻融循环过程后,其物理力学性质的劣化是引起岩石工程灾害的主要原因.本文借助于MTS815液伺服岩石试验系统对经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的粗砂岩进行三轴压缩试验,研究经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后岩石在不同围压下的强度和变形特性,分析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和不同围压对岩石强度和变形的影响规律.得到如下结论:在冻融循环次数一定的条件下,随着围压的增加,岩石的三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轴向应变逐渐增加,表明岩石的
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顶板覆岩破坏规律及裂隙演化特征对于矿井水与瓦斯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以大佛寺煤矿为试验矿井,采用钻孔电视系统和钻孔简易水文观测法,对深埋特厚煤层综放开采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进行探测,并对采动覆岩裂隙动态演化特征进行数字化分析、相似模拟和数值模拟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佛寺煤矿深埋特厚煤层综放开采顶板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为170.8~192.12m;钻孔顶板砂岩区域受拉伸作用形成了纵
为了探求合成纤维对湿喷层工作性能的影响规律,对掺有三种不同类型纤维的混凝土进行圆盘弯曲(RDP)试验.研究发现:合成纤维对湿喷支护层的主要作用是对混凝土裂纹扩展的延缓和阻止及对韧性的提升;加入不同纤维类型和掺入量的湿喷混凝土表现出不同的工作性能;随着纤维掺入量的增加,试件的能量吸收、载荷能力及残余载荷能力均有较明显提升;纤维类型和掺入量对试样的载荷峰值影响较小;受载试件底部出现两两成120°的三条
在立体交通的现代化发展趋势下,立交隧道逐渐越来越多.以温福铁路珀头岭隧道下穿同三高速公路隧道左右线为例,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研究上覆隧道和下穿隧道的相互影响问题,并与现场实测对比,得到一定的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下穿铁路隧道拱顶下沉极大值点出现在隧道中间位置,重叠部分未出现极大值点,在隧道的中部,水平收敛值存在正负位移变化;上覆公路隧道左右线在接近铁路隧道的一侧拱顶下沉值明显增大,靠近铁路隧道
为了研究不同应力比对煤岩等效渗透率的影响,笔者采用B-B破坏准则描述煤岩力学特征,并利用B-B准则参数与M-C准则参数之间的转化关系,对不同应力比(横向应力与竖向应力的比值分别为0.2、1、2、3、3.5和4)的裂隙演化规律、煤岩内部流量分布和煤岩的等效渗透率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认为:煤岩体内部的裂隙随着应力比的增加呈现先减少后增多的现象;煤岩体内部流量在应力比为0.2、1、2和3时没有明显的变化
主被动混合落石防护结构具有自清洁的特点,为研究其工作机理,首先进行了构件性能试验,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数值仿真平台,对原型混合网进行防护全过程数值分析,分析了其耗能模式.结果表明直接沿用被动式构件配置方案时,结构柱在冲击作用下失效.之后通过分析提出了直接加强柱构件与增加中部加强支撑绳两种改进模型,并对其进行仿真计算.为进行对比分析,结合BAFU与ETAG-27标准所建议的性能评估指标与耗能比例、减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