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微生态制剂——宫康素试验总结报告

来源 :第十届全国微生态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b5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康素是根据微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利用微生态工程的方法,以健康、高产母猪生殖道中有益无害的菌株研制出的一种新型微生态制剂。目前国内、外尚未见同类产品面市。历经6年时间的试验,已试制60批次,总量在150万毫升以上,经室内60次的安全试验,注射小白鼠600多只,以及现场10多万头次母猪、300多头奶牛的实际应用,结果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同时对预防母畜产后感染和治疗母畜生殖道炎症、流产、不孕症、产死胎、木乃尹胎、弱仔等,都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因此,宫康素对预防、治疗母畜繁殖障碍疾病,提高生产性能,促进养殖业的持续发展,都起了良好作用。此外,还对宫康素的安全性能、作用机理、防治效果以及与其它抗菌药物和性腺激药物比较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加味四君子汤对损伤胃黏膜的修复作用。方法:Wistar大鼠50只,雄性,220g~250g,将大鼠随机抽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余大鼠灌服阿司匹林300mg/kg,1次,5小时后随机均分为4组:造模验证组(以裸眼可见胃粘膜出现溃疡长径不小于10mm为造模成功)、自然恢复组(生理盐水1.5ml/100g/d,6d)、加味四君子汤组(1.5ml/100g/d,6d)和思密达组(0.6g/d/
目的:探讨RT-PCR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方法:以mRNA为基础采用RT-PCR方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spa基因进行检测,并作了灵敏度和特异性比较。结果:引物可以扩增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spa片段,而对大肠埃希菌和部分铜绿假单胞菌也可以扩增出较弱条带;检测灵敏度为1.5 104cfu ml。结论:该方法可以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检测。
@@海南省作为我国生态旅游岛,拥有美丽的风光,得天独厚的海岛环境。不仅如此,在现在大家都在提倡“人与自然和谐”之时,海南更是将这一目标付诸于现实。在中央领导和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保护之下,如今的海南岛碧水蓝人、椰树婆姿,老人在此安享晚年。“长寿”与“环境”似乎是海南最为广知的词汇,海南岛拥有超一流的空气质量,省内热带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51.8%,拥有亚洲至今保存最为完整的热带雨林。温泉资源
应用改良线虫液体培养法,将同期化的L4期幼虫孵化、分装于24孔培养板,再将24孔随机分成不同处理组,每组4孔,每孔15-20条线虫;然后以GFP标记的沙门氏菌(DT104)作为线虫的致病菌、以乳酸菌(S64)作为线虫的有益保护菌,探索建立线虫动物模型的条件。结果显示,改良线虫液体培养法操作简单、条件易控制;沙门氏菌浓度在107cfu/ml、108cfu/ml和109cfu/ml均能致死线虫,109
本文提出了"微生态系统边界层"的概念和基本模式。认为:(1)体表和腔道表层及其表层正常微生物群是这类微生态系统的核心层,可称为微生态系统的边界层(简称,微生态边界层);(2)把微生态边界层作为这类微生态系统的基本模式便于描述和研究;(3)有利于把微生态边界层作为该组织器官结构和功能的组成部分来考虑;(4)有利于微生态学研究与现代系统科学理论的结合。
本研究对具有ACE抑制活性的发酵乳的抗胃肠道酶解能力进行研究,并以10mL/Kg和2.5mL/Kg发酵乳一次性和连续灌胃原发性高血压大鼠。结果表明:DM9057发酵乳具有较好的抗胃肠道酶能力,并且两种剂量均具有较好的降血压效果,其中以10mL/Kg剂量效果最后,一次性和连续灌胃后,最大降压值为17.98±、25.46±mm-Hg。
目的:建立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鉴定常见益生菌的实验方法并对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的适用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对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鉴定益生菌过程中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筛选出最佳的实验条件。利用19株供试菌株所得的蛋白指纹图谱对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的适用性进行研究。结果:建立了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鉴定常见益生菌的最佳实验方
目的:探讨应激对大鼠肠道菌群及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F)的影响及双歧杆菌对应激大鼠肠道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压力试验组、双歧杆菌干预组、思密达干预组、双歧杆菌+思密达共同干预组。采用WAS(water avoidance stress)避水试验构建大鼠应激模型,以二糖为探针,衍生化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大鼠尿液中二种糖的浓度,以三氯蔗糖/甘露醇(S
为了观察特定双歧杆菌菌株对萄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Balb/c小鼠结肠炎的影响,探讨该双歧杆菌菌株对炎症性肠病(IBO)的防治作用及其可能机制。将小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DSS组)、实验组(DSS+Bf组)。用已挑选好的双歧杆菌菌株预先处理小鼠4周后,用4%DSS溶液诱导急性结肠炎。实验结束后,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细胞和派伊尔结细胞中CD4+CD25+T细胞亚群的变化,利用半定
目的:观察头低位卧床对志愿者结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志愿者14人头低位卧床30天。采集粪便用平板计数法检测结肠道菌群。结果:卧床初期前后便发生明显的以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下降为特征的菌群失调现象,卧床期间菌群数量逐渐增加。结论:头低位卧床对肠道菌群有一定的影响,在卧床初期对类杆菌、双歧杆菌、乳杆菌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