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新建农民安置社区的规划思考

来源 :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uniu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失地农民安置是现阶段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有关民生的大问题,也是实现城乡统筹,缩小城乡差距的关键。与我国其它地区相比较,苏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城乡差距小,但同样面临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城乡环境持续恶化等发展问题。本文提出苏南地区农民安置应该以“大集中、小分散”为指导思想,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并从规划角度对安置小区的住区布局原则、住区开发规模、住区服务配套设施、住区归属感营造、住区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沙湖及用边地区概念性城市设计研究,指出城市设计应从基地场所特征出发并与之相融合,城市设计应关注城市空间的公共性,以及人在场所中的感知与运动,不断有人、人的活动、事件、记忆填充它,使之日益丰满、沉淀、深厚。城市应该是搜集时间的机器也是保留记忆的场所。
为实现利用Internet自带的客户端浏览器对现场设备进行远程监控的目的,设计并实施了新型web网络服务器化远程测控系统。系统中测控设备内嵌嵌入式web服务器,既能自身作为测控终端直接采集数据,又能通过CAN总线与其他测控器进行组网,实现类似网关的功能。硬件设计主要包括:嵌入式web服务器模块、测控器模块以及其接口模块设计与实施。软件设计主要选用Linux操作系统和嵌入式web服务器Boa实现CG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电子与通信领域得到了飞速发展,视频图像的出现极大的提高了工程实现的效率。本文设计了基于飞思卡尔MC9S12XSl28单片机及OV6620数字摄像头的视频图像采集系统,实现了无线监测系统的图像采集、图像处理及图像显示。文中针对图像去噪处理功能,对相应的图像滤波算法进行了阐述。实验表明,该系统可以满足图像监测的需要。
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是实现创新规划理念自上而下层层传导的重要载体。本文从剖析既有控规在确定土地开发强度中存在的问题着手,充分借鉴国内外在交通承载力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构建了控规中交通承载力分析的主要技术框架,对控规阶段土地开发强度与交通承载力关系的定量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最后,通过乌鲁木齐市新市区、高新区部分片区控规案例,应用交通承载力测算方法,分
山地资源型城市由于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和过度依赖资源型产业发展,导致水资源短缺、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在城乡总体规划中应就存的在问题进行针对性研究,提出解决办法。本文以武安市为例,通过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研究,确定城乡发展的合理规模和环境容量,为城乡总体规划的编制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
城市规划是政府掌握的为数不多但行之有效的重要公共政策,它能高效地将经济社会发展自觉的意图综合反映在空间环境建设上,促进空间秩序的优化。本文通过公共政策属性给城市规划带来的改革要求,强调城市规划的“过程式规划”理念,提出基于公共政策属性考虑的规划编制的工作方式改革方向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城市规划是典型的公共政策范式,技术性只是他的次要属性,本文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反思城市规划的问题,为人们认识城市规划
我国的北方地区有许多具有典型寒地气候特征的城市,在城市建设和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城市空间环境上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应该受到规划设计者和城市建设管理者更多的关注。本文基于寒地城市特征分析、国内外相关城市建设方法经验借鉴以及规划实践中的不断探索,就如何营造寒地城市的宜居空间进行了初步归纳,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了寒地城市宜居空间营造的方法和对策。
公交车辆到站时间可靠性影响城市公交服务水平和乘客乘车舒适便利性。论文阐述公交到站时间可靠性的基本概念,提出公交到站准时性和车头时距均匀性,设计三类公交到站时间可靠性指标及计算公式,讨论它们各自的适用范围,针对现阶段各城市实际情况选取车头时距稳定率作为分析指标并说明其计算流程,建立可靠性分析模块。运用该方法分析常州市BRT线路车辆到站情况,探究到站时间可靠性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并提出改善建议。分析
城市规划实践活动与其相对应的社会政治背景具有密切的联系,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割裂。新城建设是英国城乡规划史上重要篇章,亦对世界城市规划实践具有深远影响。本文侧重于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建立英国新城运动实践与当时社会政治发展的联系维度,试图以此来解释新城运动发生的必然性和存在价值。通过分析认为,在国家政策力、理论储备力、现实诉求力合力的作用下,新城运动得以发生。同时,以期对我国转型期内新城发展提供一个新的
本文在对东北地区小城镇地域类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地区需要面临城镇和林业协调与发展的双重压力,以及农林共建规划的重要意义,深入探究了农林共建规划与普通城镇规划的区别。并以哈尔滨市巴彦县兴隆镇和兴隆林业局为例,研究其发展模式与调控对策,建立产业联动发展、居民点集约布局、生态一体化建设、设施共建共享、环境共存共生的、区域城乡统筹和农林一体化共建的新格局,在双方实现振兴的同时,既要发挥相互支撑作用,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