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箱养殖与野生岩扇贝营养成分的分析与评价

来源 :2016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tNetS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常规营养测定方法,对两种生长方式(网箱养殖、野生)岩扇贝(Crassadoma.gigantean)的闭壳肌及非闭壳肌软体部的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 表明:无论是闭壳肌还是非闭壳肌软体部,网箱养殖与野生岩扇贝的水分、灰分、粗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但网箱岩扇贝的粗脂肪含量明显高于野生岩扇贝;网箱养殖岩扇贝的二十二碳六烯酸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岩扇贝,而二十碳五烯酸的含量则呈相反的规律;两者的必需氨基酸和呈味氨基酸含量接近;在矿物元素方面,网箱养殖扇贝K含有较高,野生个体中Se含量更高.本研究为探索我国引进岩扇贝后,选择科学合理的养殖方式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随着近岸海水养殖空间的日益减少和环境的恶化,海水养殖从近岸向离岸拓展已经成为我国海水养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大型海上渔业综合服务平台能深入普通养殖网箱无法到达的深海区,并兼有规模化养殖、繁育、加工及渔船补给、物流等功能;合理开展平台动力系统负荷特性及工况分析研究,对能源管理系统控制策略进行优化设计,构建最优船载动力系统和经济运行模式;针对平台动力与经济运行需求,研究平台动力负荷、生产负荷及辅助负
本文从生态经济视角探寻渔业生态安全的本质,过度捕捞是造成渔业资源衰退的主因,渔业资源利用的无序是内在原因,渔业生态环境的恶化是外部原因,缺乏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威胁渔业生态安全的核心原因。通过水域生态环境保护、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水上产业综合开发、生态安全文化培育和生态休闲空间营造等核心要素的相互耦合作用实现协同发展,是适合渔业生态安全建设的发展模式和路径。笔者以长江中游渔业生态安全建设为实证研究载体,
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i)是西北太平洋重要的经济头足类之一,科学预测柔鱼资源丰度有利于其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本研究结合1998-2008年北太平洋柔鱼生产统计数据和产卵场环境及其气候因子,使用灰色关联分析和灰色预测建模的方法,对产卵期内(1-4月)影响柔鱼冬春生群体资源丰度(CPUE)的产卵场环境以及气候指标进行分析,并建立柔鱼冬春生群体资源丰度的预报模型.灰色关联分析结果
我国渔业船舶数量庞大,类型繁多。针对缺少图纸资料的渔业船舶,应用现代三维扫描仪器获取实船的线型信息,运用工程制图软件提取整合得到船舶的特征型值,结合船舶总体性能分析软件NAPA进行图纸还原与性能评估工作,对于保障渔业船舶的安全生产与提升渔业船舶性能研究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对循环水的处理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机械过滤技术是去除水中微颗粒和固体污染物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综述目前微颗粒机械过滤技术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研究和应用现状与改进前景。论述几种常用过滤装置:弧形筛、真空转鼓式过滤机、叶轮式过滤装置和气提式砂过滤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特点,及其在不同主要养殖种类和环境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对比分析了各过滤装置对TSS(总悬浮颗粒物)、TN(总氮)、C
中西太平洋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渔业资源出现了过度捕捞的现象,为此中西太平洋渔业委员会(Western and Central Pacific Fisheries Commission,WCPFC)针对金枪鱼围网渔业采取了人工集鱼装置(Fishing Aggregating Devices,FAD)的禁渔期措施。本文通过收集2012-2015年中国大陆金枪鱼围网船队在中西太平洋
乌贼是非洲西海岸的重要头足类之一.耳石是头足类的重要硬组织,具有稳定的形态特征、耐腐蚀等特点,现已成为头足类渔业生物学及海洋生态学等重要研究材料之一.本研究根据2015年在非洲西海岸海域采集的乌贼样本,测定其个体大小以及耳石外部形态学参数,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获得了乌贼耳石主要形态特征参数,分析耳石特征参数与个体大小、性成熟等的关系.研究结果认为,不同性别乌贼之间耳石的形态参数存在差异(P<0.01)
乌贼(common cuttlefish,Sepia officinalis)是西非沿岸重要的商业性捕捞种类之一.研究根据2015年在毛里塔尼亚附近海域生产期间所获得的渔获样本,对乌贼角质颚样本进行分析.t检验表明,乌贼雌性个体在角质颚的各项形态参数上均极显著地大于雄性(P<0.01);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LSD法)表明,随着胴长的增加,乌贼的各个角质颚的形态参数也极显著地(P<0.01)增加,在
赤鼻棱鳀为近海小型中上层鱼类,随着近年来大中型经济鱼类数量减少,其产量及经济地位相对提高.了解种群遗传结构对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PCR扩增和DNA克隆测序技术对赤鼻棱鳀群体的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其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结合特异性引物,获知辽东湾海域28尾赤鼻棱鳀个体的线粒体DNA控制区全序列,并识别了终止序列区、中央保守区和保守序列区的关键序列.结果 表明,赤鼻
采用RT-PCR和RACE技术成功克隆了盐藻的磷脂酶C基因(GenBank Accession No.KF573428),命名为DsPLC.DsPLC基因的cDNA全长为2 628bp,其中5UTR为48bp,3UTR为798bp,开放阅读框为1 782bp,编码593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蛋白为不具跨膜结构和信号肽的亲水性稳定蛋白,定位于细胞质基质;DsPLC存在两个保守区域: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