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环境科学背景下基于价值观导向的“无界课堂”教学探索

来源 :2017中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教育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diai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居环境科学的大背景下,本文以一个由设计师转型为高校教师的城乡规划系"非主流"教师的视角,探讨建筑规划学院教学中,风景园林教师的"无界课堂"教学尝试.提出以协调入与自然关系为教学目标,以价值观教育为核心,将东方智慧与价值导向作为教学激活点,结合西方科学技术与实证逻辑方法,以形成整体系统、无界融合的教学方法.从而突破建筑、规划、风景园林学科壁垒,打破学科之界、师生之界、知行之界、东西之界、新旧之界、人文与技术之界、城市与乡村之界、课堂内外之界,最大程度发挥风景园林教师的多元综合优势,达到育人的目的.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分析新时期开展"城市双修",加强重要地区城市设计,强力推进城市环境整治,着力提升城市品质的紧迫性.然后阐述基于"城市双修"理念,探讨城市设计实践教学整合系统理论的教学内容、突出问题和目标导向的教学方法.最后剖析具体设计实践教学案例,培养学生对于基地环境的调研与分析、厘清和解决城市空间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从城市的特色活力、环境和谐、品质提升等方面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设计途径.
伴随着城乡规划学成为一级学科,城乡规划专业要求从业人员具有更加综合的城市观,这就要求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更加综合全面.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城乡规划基础教学组从2011年开始将"社会空间"意识植入到城乡规划一年级设计基础教学中,测绘单元是其中重要的一环.采用的方式是在原始教学中加入基于测绘空间的社会调查教学任务.从学生的作业反馈中可以看出,社会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思维方式;是城乡规划思维方式的早
在大数据时代,城乡规划与设计如何适应数据环境的改变成为学界和业界广为关注的主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清华大学在国内较早开设了有关大数据支持下的城市研究与规划设计的课程《大数据与城市规划》,培养学生利用数据和先锋技术手段来认识城市和规划设计城市的思维方式和实践能力,这也顺应了城乡规划教育变革的需求.该课程结合中国城市规划特点以及技术发展特点进行讲授,秉承技术方法与城市理论/规划设计并重的原则,倡导以技术
面对教育信息化的普及,针对《城市建设史》传统教学方法与手段滞后的困境,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城市建设史》课程教学,寻求现代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课程教学应用的突破点.在教学中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营造空间场景,有助于优化《城市建设史》的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教学信息的有效传达,为探索城乡规划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大类招生、分层培养成为众多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种尝试.立足教学创新需求,以空间认知环节之聚苯造教学为抓手,对其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成果等进行介绍,一是为了总结启蒙教学中的得与失,二是想与更多的同仁探讨新形势下建筑类专业教育同源、同理、同步的教学新模式,以期为推动城乡规划基础教学建设有所参考.
本文从信息时代规划领域对数字城乡规划课程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出发,分析数字技术课程的教学特点和现实问题,认为在数字技术课程体系设置中采取"自助餐"式教学,学生"私人订制"自己的课程计划,已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自助餐"式数字技术课程体系设计首先应梳理现有数字课程体系与其他课程体系的关系,匹配研发支撑课程;按"自助餐"原则,重新制定选课规则;配置教师作为"营养师",帮助学生设计合理的课程菜单.
为了培养和加强学生对城乡规划课程的兴趣,把专业基础课——城市道路与交通所学尽快运用于课程设计——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中,本团队受同济大学国家级建筑规划景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资助,与深圳市中视典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虚拟住区性能模拟实验软件(交通Ⅰ)".论文介绍了软件的研发过程,主要内容和使用效果.通过学生运用软件,上机实验,既加深了课堂所学,又自觉致力于所用,提升了两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互动教学
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越来越普及的条件下,如何提高学生应用专业软件做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能力,是专业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作者通过在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课程设计中应用开发的专业软件,总结了专业软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方法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随着学科的发展,对规划专业学生的培养要求日益提高,在课程层层加码、学生不堪重负的情况下,减负和提高教学效率成为教学改革和升级转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以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四年级的总体规划和城市经济学课程为主要的例子,探索了一个通过调整课程框架和教师队伍,在具体教学计划和内容上精确对接,共享课堂讨论和作业的课程融合做法.通过课程融合使得学生们减少总学习时间、减轻学习负担,而理论和实践的更紧密
基于城乡规划专业学科的发展趋势,以六校联合毕业设计作为教学探索平台,结合课题选题内容,引导学生基于对城市历史文化脉络的研究的基础上展开空间设计,以"识、脉、困、机、策"的技术操作手段,开展调研、分析、策略及设计四个阶段的具体工作.从教学成果来看,学生在此过程中对于如何分析总结城市历史文化脉络的核心内容的具体方法有了较为深刻的认知,其文献考据、归纳总结、系统研究、逻辑论证、思维整合等相关能力也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