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系统、定量的评估创面敷料的生物学效应的方法

来源 :第十届全国创伤修复(愈合)与组织再生学术会议、第三届中欧创面修复学术会议、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外科医师分会创面修复医师专业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gh0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一种系统全面、定量分析评估创面敷料的生物学效应的方法.方法:(1)设立不同组别(待测敷料组,对照组),取BALB/C 小鼠,利用打孔器打孔制备创面;(2)创面定期拍照,利用ImagePro Plus 6.0 测量创面面积,计算各组创面愈合率,并统计各组创面愈合的时间;(3)各组于不同时相点取创面组织做病检,常规HE 染色,切片照相;(4)测量切片照片上肉芽组织厚度,新生表皮长度,炎性细胞数量;(5)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p<0.05 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其他文献
食品药品安全关系着人民的健康与生命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但是近年来药品安全事件不断发生,药品安全事件发生原因复杂,其中发生药品安全问题的原因之一来自于单一的药品监管模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明确指出,要把公共安全体系建立好,完善药品的安全监管机构,建立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保障药品的安全[1]。本文从建设药品安全社会共治中政府的社会、制度、经济责任三个方面出发,分析我国现阶段药品安全社会共治中
随着医药商业贿赂案件的逐步增多,国家管控越来越严格,医改政策的各地试点运行,药品降价狂潮的袭来,医药企业合规经营问题越来越成为医药企业,整个市场及法律都需要面对的严峻问题。因此,本文从医药企业微观层面,外部环境层面及法律层面探讨医药企业的合规经营。本文主要通过运用规制经济学相关理论包括经济性规制理论、社会性规制理论,分析医药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药品数据保护制度最早由美国在《药品价格竞争与专利期补偿法》(Hatch-Waxman)法案中提出,随后欧盟、日本等国进行效仿响应,最终引入《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 协议)中。药品数据保护是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形式之一,能够有效激励新药产品的开发。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医药产业的细分部分,近年发展迅猛。同时,生物类似物的研发不断突破,相关政策也趋于完善。对此,美国在生物医药产业高速发展和研发
目的:在全骨髓法提取C57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过程中引入差速贴壁交换法,初步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集落的形成过程.方法:实验一:在全骨髓法提取C57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过程中,采用差速贴壁法将骨髓中的细胞按照贴壁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离培养,每隔2h 将已接种但仍未贴壁的细胞重新悬浮和接种至新的细胞培养皿中,进而将细胞分为0~2h 组、2h~4h 组、4h~6h 组、6h~8h组、8h~48h 组
目的:大面积创伤修复是众多临床皮肤疾病中最常见且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虽然皮肤组织工程为解决创面修复提供了一种比较优越的方法,但目前在利用组织工程材料修复大面积创伤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创面愈合时间过长,愈合效率较低等问题,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人工修复材料往往生物活性较差,不能有效地促进皮肤组织细胞的增殖、分化以及促创面愈合相关因子的表达。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本项目从生物材料的微纳米结构以及活性组
目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在骨折的愈合中有着重要作用.在骨折的整个愈合过程中重塑期所占时间最长,而重塑的好坏也将决定骨折愈合的质量.但目前尚无相关研究报道β-catenin 对骨折重塑的影响.本研究拟通过在骨折重塑期于成骨细胞中不同水平激活或敲除β-catenin 来观察β-catenin 在骨折重塑中的作用.方法:选取8 周龄雄性基因小鼠建立胫骨二期骨折愈合模型
衰老是由于细胞内信号改变的内在因素和外在环境应激因素组合引起的生理性变化。目前对皮肤的衰老变化与角质形成细胞功能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已知人类角质形成细胞中表达较高水平的Forkhead box O3(FoxO3),是AMPK 和SIRT1 两者下游的靶蛋白内。目的:阐明皮肤内在的衰老变化与角质形成细胞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20 μM)处
目的:探讨大鼠下牙槽神经挤压伤后,地塞米松能否影响NF-κB 的激活,并对神经再生产生作用。方法:采用健康成年的wistar 大鼠30 只,随机分为地塞米松组、PDTC 组、生理盐水组,动物存活的不同时间(1d,2d,3d,7d,14d),采用免疫组织荧光、Western bolt 的方法检测NF-κB 的激活情况及神经生长相关蛋白Gap-43 的表达变化,HE 染色方法观察神经组织恢复情况。结果
目的:利用硅橡胶前体、正己烷、液体石蜡等原材料,制备多孔硅橡胶薄膜,并通过完善制备工艺逐步改进薄膜的理化性质,从而进一步制备双层多孔硅橡胶敷料.方法:将医用液体高温固化硅橡胶前驱物、液体石蜡加入正己烷中,室温下搅拌得到成膜液,静置脱泡.将溶液倒入聚四氟乙烯模具中流延成膜,放置在25 ℃环境中溶剂挥发导致相分离.然后将聚四氟乙烯模具放入130 ℃烘箱中,硅橡胶前驱物固化成型备用.将医用液体高温固化硅
目的:利用硅橡胶前体、正己烷、液体石蜡等原材料制备的双层多孔硅橡胶薄膜,通过物理性能测试和动物实验验证其物理特性及生物学效应。方法:(1)利用Instron5567 材料测试系统测量其力学性能;(2)利用兰光水蒸气透过率测试仪测量其水蒸气透过率;(3)设立仿生皮肤组和空白对照组,取BALB/C 小鼠10 只随机平均分至两组,并建立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模型,仿生皮肤组移植双层多孔硅橡胶仿生皮肤,空白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