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颌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来源 :第九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azh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临床上应用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颌骨缺损的临床经验.方法:收集大连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从2012年-2015年资料完整的病例12人,因肿瘤或外伤造成的颌骨缺损,根据颌骨缺损的部位及范围,设计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颌骨缺损,对腓骨进行塑形,设计,钛板固定,恢复颌骨的形态及功能,评价术后面部形态及功能的恢复,以及有无并发症进行评价.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近5年(2009-2013)来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文献进行了检索、分析,主要从中医药对UC的辨证论治以及内服方药、中药灌肠、针灸推拿方面进行总结,指出中医药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有独特优势,临床治疗方案多样,疗效显著。
本文以晚期癌症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将灵龟八法和辨证取穴疗法应用到癌症的治疗当中,灵龟八法是运用八卦理论推导演算奇经八穴“开阖”的一种按时取穴的方法,是时间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方法充分体现了中医“天人合一”的学术观点。三次治疗下来效果显著,患者自感治疗过程舒服,充分肯定了中医的疗效,指出中医的治疗在晚期癌症患者身上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只要运用得当,能够大大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在临床
目的:明确口腔鳞癌中ILK、PI3K/Akt信号通路及热疗相关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发生和临床病理参数间的相关性,并观察ILK基因沉默联合热疗对Tca8113细胞及裸鼠移植瘤的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探讨其抗肿瘤作用的相关机制.方法:调查76例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口腔鳞癌患者的组织样本,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其中ILK、PI3K/Akt信号通路及热疗相关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及其与肿瘤发生和各种临床病理因
会议
目的:血管生成是肿瘤发展的一个标志.它可以影响肿瘤的放疗敏感性.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阐明在头颈鳞状细胞癌中受体酪氨酸激酶介导的血管生成的部分机制.方法:我们检测了头颈鳞癌转基因小鼠模型受体酪氨酸激酶的表达.西妥昔单抗在头颈鳞癌里的抗肿瘤作用和抗血管生成作用也通过裸鼠移植瘤以及头颈鳞癌转基因小鼠被证实.此外,我们还分析Notch1信号通路和HIF-1α信号通路.EGFR在Tgfbr1/Pten双敲除转基
会议
目的:涎腺腺样囊性癌生长缓慢,但是局部易复发且易发生转移.鉴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很多其他类型的肿瘤中和血管生成的密切关系,以及EGFR在腺样囊性癌中的过度表达,我们有理由在腺样囊性癌中来检测血管生成的相关因子和EGFR通路的相关性.方法: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组织微阵列芯片免疫组化的手段检测了EGFR,CD31,CD146以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腺样囊性癌,混合瘤以及正常涎腺中的表达.
会议
目的:头颈鳞癌患者Survivin的表达无所不在,而且Survivin的高表达与预后及化疗抵抗相关.YM155可以选择性抑制Survivin 的活性,可以导致肿瘤细胞凋亡及自噬,在人类很多恶性肿瘤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抗肿瘤效应.方法:我们通过对人类头颈鳞癌组织中Survivin、p-S6、p-Rb、LC3和LAMP2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
会议
目的:大量研究表明,上皮间充质转化(EMT)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的侵袭和转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几年的研究发现,Notch信号通路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发生发展中异常活化,但是具体的分子机制还不清楚.方法:我们通过实验Notch信号通路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上皮间充质转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组织芯片技术,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手段.
会议
背景:Freys syndrome (FS)是腮腺手术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至今已有多种方法用于FS的治疗,但多存在疗效短暂或伴随难以接受的不良反应等问题.从1995年至今,A型肉毒毒素(BTXA)已经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被用于FS的治疗,但其治疗方法、效果和价值仍然存在一定争议.因此,我们有必要对BTXA治疗F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一个客观的系统评估.
会议
[Background]:Head and neck cancer mainly includi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HNSCC,ranked the Sixth most common type of cancer with~50 %mortality.HPV-associated HNC and HPV negative HNC present distinct
会议
目的:探讨下颌骨缺损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失败原因方法:患者小腿上标出腓骨头,腓骨体和腓骨外踝位置,以腓骨后缘轮廓线中心设计皮瓣.用多普勒于外踝上方8-12 厘米处寻找穿支,设计皮瓣.沿腓骨后缘做弧形纵向切口,在皮瓣后缘先切开皮肤和深筋膜,沿肌肉表面向前方锐性剥离.切开皮瓣前缘,沿肌肉表面向后方剥离达肌间隔处,显露比目鱼肌与腓骨肌的筋膜间隙,循其向深层分离,直至显露腓骨后缘.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