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示性研究"及其引发的安全治理问题

来源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15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cuisenlinviol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转基因食品问世以来,其安全性问题始终受到社会关注.本文以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为例,重点讨论了由荷兰Rathenau Instituut提出的"警示性研究"的概念及特征;在此基础上指出"警示性研究"对社会治理的积极影响及引发的社会治理问题;并提出应对难题的可能策略包括:组织广泛的政治辩论、建立共同的社会议程、公开科学的不确定性、进行后续研究等.
其他文献
谢家麟先生是中国著名的加速器物理与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2012年)获得者.在他长达半个世纪以上的科研生涯中,不但在科学研究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而且
  1980年,生物学家肃雷(Michael E.Soulé)和他的博士生成尔考克斯(Bruce A.Wilcox)主编出版《保护生物学:进化的和生态的观察》一书,标志着保护生物学开始被确立为一门科学学
会议
通过"小科学"与"大科学"的概念,科学建制在社会规模上自然地会延伸出来另外两个概念,及"小科学建制"与"大科学建制".于此同时,借用科学知识社会学中建构主义中的"弱"与"强"的
中华民族被誉为是一个文明古国,却不是一个科技大国.中华民族精神何以缺失科学精神,基于"内圣外王"的泛道德化评价标准,将科技斥之为"奇技淫巧";小农经济孕育出"实用理性"的
于光远,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中国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运动最重要的推动者和参与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辟了十数个学科,休闲学是他晚年最后的"作品".他先后出版了多部著述与文
会议
钱三强在科学研究中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科技管理工作中认识到科技创新的极端重要性,对科技创新作过诸多精辟的论述,形成了极为丰富的科技创新思想.其内容主要包括:借鉴与
邓小平一直特别关注中国杰出科学家成长以及进一步贡献重要科学知识这一一般规律性问题.邓小平分析指出了中国杰出科学家不仅是取得重要研究成果的科学家,而且还必须承担起促
在历史转型的关键时刻,邓小平接管我国的科教工作,他通过在该领域实施了一系列的拨乱反正与治理整顿后,这使曾一度濒临瘫痪的我国科学技术迅速起死回生,并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
会议
  长冈半太郎(1865-1950),日本近代著名物理学家。他对东北大学、大阪大学以及日本理化研究所的建设和发展都做出了积极地贡献。他于1903年提出了著名的土星型原子结构模型,
会议
医学对于普通公众日常生活的影响是其他前言科学所无法比拟的,而公众对医学的理解,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又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它指导着公众的医疗选择、就诊行为、对医嘱的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