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移动自助流通服务探究--以上海图书馆为例

来源 :第九届上海国际图书馆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jl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智慧图书馆手机移动借阅书刊的研究,探索在没有自助借还设备的情况下图书馆书刊流通服务管理.提出在智慧图书馆不断深化的当下再造流通服务管理的新模式.
其他文献
加拿大各地的学术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和档案馆多年来致力华人移民的资料收集、整理和研究,为海外华人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本文从多伦多各收藏单位的华人移民档案材料及其他特藏资源入手,结合其他地区的相关资料,分析加拿大早期华人的生存状态、文化适应、与其他族群的互动.本文还会以多伦多大学图书馆为例,讨论涉及特藏资源的收集、整理、开发使用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和挑战以及相关的解决方案.将数字人文及其他新的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进步,新时期第三代图书馆员们将新技术、新媒体在工作中发挥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们体验着全新的阅读体验,品质服务.高校图书馆是信息文化的交流中心、文化传承的重要机构载体,理应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多元素养的培养.不仅包括了信息素养、人文素养、阅读素养,还包含新媒体素养,视觉素养等.本研究以医学高校图书馆为例,从第二课堂的角度出发,借助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技术推送方式,线上线下多
探索医学高等院校面向附属临床学院开展嵌入式服务的可行性及模式构建.本文通过网络调研和文献检索关于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的相关内容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合相关文献,本文提出医学高等院校图书馆为附属临床学院提供嵌入科研、教学、诊疗及管理四合一的服务模式,有助于医学高校图书馆影响力的提升和品牌形象的建立,而且助力医学生的培养教育,促进医务工作者的科研进展,提升临床诊疗准确性,辅助管理决策层打造学科核心竞争
本文讨论了达特茅斯学院的丁家立档案项目,用以考察在促进数字人文建设的同时参与特藏合作的价值.项目主要解决罕见和独特的一手资料的发现、数字化、出版并用于辅助课堂教学和研究.该项目作为案例,说明了图书馆员如何通过与教师和同事项目合作以创造知识,丰富学术研究内容,更好地为研究合作伙伴提供学术社区服务,而不仅仅作为内容提供者出现.
十大高校联盟(BTAA)是美国最大的学术和体育联盟之一,由15所公立和私立大学组成,包括芝加哥大学、密歇根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和西北大学等,其中许多大学长期位列世界一流大学之列.联盟早期的主要任务是促进运动合作,然而近几十年来,学术合作也已成为联盟使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例如,在图书馆协作领域,联盟高校的成员(学生和教职员工)可以访问成员高校图书馆超过1.14亿册的馆藏.BTAA
为香港本地学习信息研究远程课程的学生开设的图书馆服务,由澳大利亚查尔斯特大学(CSU)与香港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HKUSPACE)合作提供,得到了香港大学图书馆多年来面对面的支持.随着互联网技术、新的学习软件的发展以及电子资源的不断增长,CSU和HKUSPACE课程管理人员认为,在线图书馆指导课程可由澳方图书馆员向香港学生远程提供.自2013年年底以来,已启动了多项实时在线指导课程.该课程的成
目前多数公共图书馆已经利用“互联网+”实现了图书借阅、信息展示、查询、发布等功能.然而作为图书馆服务和资源建设重要工作之一的图书捐赠工作仍停留在传统线下服务阶段.图书馆可应用“互联网+思维”搭建公共图书馆在线图书捐赠平台,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的社会服务,推进图书捐赠工作规范化、有序化进行.
统筹规划以“采虹书房”为品牌的文化专题文献资源建设,可打破围墙的限制,使区图书馆组织架构具有动态化和协同性,有利于形成“文化虹口”独特的馆藏资源体系,达成图书馆文献资源服务于社会的最终价值。
以图书馆+为引领,对传统阅读推广服务进行全方位的改造、转型与定位。转型:转变职能。图书馆+时代,图书馆必须由学习、交流等综合需求的提供者取代传统单一的图书、信息的提供者。转变理念。用跨业态的多元化模式取代传统单一的阅读推广模式。转变手段。扩大文献推广的范围、深度融合科创成果、积极推行数字化服务。定位:做“图书馆+”的引领者。数字化阅读的兴起令传统阅读很难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阅读推广服务必须主动适应
随着全民阅读推广日渐受到重视,阅读推广类内刊的发展和成长呈现欣欣向荣之势,正在成为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手段.内刊的创办,虽然超出了图书馆必要的工作范畴,但它作为传播阅读文化的媒介,具有其他阅读活动无可比拟的影响力和宣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