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中的中性氮化合物的生物降解途径--基于ESI-FT-ICR MS技术的研究

来源 :第十四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10703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油中的含氮化合物包括中性氮化合物(如吡咯、咔唑和吲哚)和碱性氮化合物(如吡啶和喹 啉衍生物)两类.含氮化合物在炼油过程中常常会带来很多问题,诸如降低催化剂的活性和增加储油过程中燃料的不稳定性.在利用阴离子模式电喷雾-傅里叶离子回旋共振质谱(ESI-FT-ICR MS)研究辽河油砂和Athabasca油砂中的极性化合物时,发现中性氮化合物的分布在不同区块具有相似性并且其缩合度(DBE)具有特征性.这些中性氮化合 物主要由吡咯环和若干个芳环及其支链部分组成,并且其分布情况受不同程度生物降解的影响而有所不同.通过分析N1,N101和N102类化合物的DBE-碳数分布散点图,结合咔唑类化合物几种常见的生物降解途径,讨论了原油中的中性氮化合物的生物降解途径。认为这三种含氮化合物的降解途径在油藏中应该都是存在的,但两个油藏中原油中的含氮化合物的降解途径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别。
其他文献
气体等温吸附是页岩含气性研究中的常用手段,氮气与二氧化碳等温吸附线可以用来分析页岩的孔隙结构特征,而甲烷的等温吸附数据是吸附气量评价的重要依据.己有研究认为,对于处在生油阶段的页岩,残留枥青阻塞了页岩的孔隙、喉道,对气体的吸附量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但这一结论似乎缺乏直接的实验证据.近期的一项研究利用氣气等温吸附方法对抽提前/后的页岩样品分别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抽提后页岩的比表面积与孔体积相对抽提前
地球化学资料是确定油气运聚模式的最可靠证据,不过对于海上油气田,地球化学资料相对比较匮乏,结论有时不再精确可靠,所以需要地球物理等资料和手段辅助判断一个地区油气运聚模式.对于琼东南盆地宝岛北坡油气运聚模式,己经有了一些研究和认识:宝岛北坡油气主要是宝岛凹陷天然气远距离运聚与宝岛北坡临近源岩生成的低熟油和生物气混合而成.但是,通过对宝岛北坡原有地球化学资料和断层封闭性评价结果的结合与分析,得出与原有
未熟-低熟油作为"非干酪根晚期热降解成因"之外的一类低温早熟烃类,在全球广泛分布,中国的松辽盆地、辽河坳陷及二连盆地等均有显示,其成因机理各异.目前广泛认可的有木栓质体、树脂体、细菌改造陆源有机质、藻类及髙等植物类脂物及富硫大分子等生烃机制.通过对二连盆地中生界下白垩统3套未熟-低熟烃源岩及呼仁布其凹陷低熟油样生烃母质的剖析,认为二连盆地低熟油及烃源岩可溶有机质主要为藻类类脂物早期生烃所致.研究表
关于昆北原油中出烷异构化现象的原因,研究认为,昆北原油与跃进Ⅱ号、跃西、扎哈泉、乌南-绿草滩等区原油同样来自切克里克-扎哈泉生烃凹陷,源岩沉积环境及矿物质特征基本一致,尽管其属于咸化湖相烃源岩,但盐度明显低于柴西南其它生烃凹陷。在柴西南盐度最高、还原性最强的红狮凹陷生成的原油中也未见到出烷异构化比高的现象。因此,源岩盐度及矿物质的影响导致C29出烷成熟度参数异常偏高应该不是昆北原油的原因。综合各方
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构造带地区主要烃源岩为寒武系筇竹寺组黑色页岩,该套烃源岩被认为经历了初次生烃——抬升遭受剥蚀——下沉再次生烃的历史,形成的固体沥青部分充填在震旦系碳酸盐岩溶孔和裂隙中(徐国盛等,2007;袁海峰等,2009).选择川中地区高科1井、高石1井和安平1井钻孔岩芯中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溶孔沥青进行常规抽提和轻度氧化降解实验,对比研究吸附和包裹组分的地球化学特征.固体沥青依次进行正己烷
哈拉哈塘凹陷是塔北隆起近年新发现的重要含油气构造单元,凹陷内发育多套储集层(石炭系、志留系及奥陶系),其中奥陶系一间房组和鹰山组灰岩获高产工业油气流,石炭系角砾岩段获工业油气流,志留系枥青砂岩段获油气显示.哈6井位于凹陷中部,是中国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2006年钻探的一口风险探井.此次研究采集哈6井石炭系油砂样品两个、志留系枥青砂岩样品三个,利用色谱、色谱/质谱及稳定碳同位素等分析手段对五个样品抽提
金刚烷化合物是具有类似金刚石结构的一类刚性聚合环状烃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原油,煤以及沉积物中.由于金刚烷独特的分子结构,一旦形成,性质较为稳定,具有很强的抗热降解和抗生物降解能力.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高、过成熟烃源岩及原油成熟度的评价,以及通过其相对丰度的变化确定原油裂解度.自从在石油中发现了金刚烷之后,学者们构建了众多能够指示成熟度的金刚烷指数并应用于相应的研究领域中.本研究着重于解决两个问题,第
大陆边缘盆地海相烃源岩的沉积环境主要是潮下的浅海-半深海环境,由于此类盆地在地理上处于海陆过渡,烃源岩有机质的生源输入会以何种面貌出现,是关系海洋油气勘探方向选择和油气资源分布预测的重要问题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大陆边缘盆地的海相烃源岩,虽沉积于浅海-半深海环境,但陆源有机质的输入十分明显.这可能是由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决定的,大陆边缘盆地海相烃源岩的发育与河流营力关系密切,河流带来了大量高等植物碎屑,
本研究利用黄金管封闭体系对塔里木盆地HD23井正常原油样品进行热裂解模拟实验,并结合GC-MS-MS对裂解产物中的金刚烷类化合物(包括22个单金刚烷类化合物和10个双金刚烷类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检测。金刚烷类化合物在原油裂解过程中经历了生成和裂解,其产率在EasyRo<1.0%变化不大,在1.0-2.1%阶段由76.5μg/g逐步增长到673.6μg/g,并在EasyRo为2.1%时达到最大值后开
红河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镇原-经川地区,具有多层系含油的特点,主要产油层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长8油层组,其次为长7、长9油层组,在中侏罗统延安组和长10油层组也发现零星分布的产油井.以往红河油田的石油地质研究主要集中在储层和烃源岩评价方面,迄今尚未见到原油地球化学方面的拫道,因而缺乏石油来源问题的系统研究,从而制约了该区油气勘探开发的进程.本文通过对该区中生界不同层系原油族组成和生物标志化